得先机,拿下纸厂和琉璃厂的分销权,如今北上汉中、三辅却是我等得了地利,天与不受,必受其咎。”>
听了这话,堂上有人连起身道:“那还不速速去官府报备,诸位,我可是听说了秭归的那些大族,报纸发行当日,就去官府开设公司了。”>
“可恶的蝥虫,当真不当人子,莫非要占尽好处不成。”>
“诸位,我等应当守望相助,共御外敌。”>
“年同兄此话在理,我成都望族,不可输与他人。”>
众人边走边说,众志成城,就差歃血为盟,组建成都共助委员会了。>
夜晚。>
张府。>
张家父子就白日里世家聚会之事展开讨论。>
张父感概道:“大同人全取汉中和关中之地,又兼得南方水利,隐有王霸之资,君矫当初婉拒楚天行之举,如今想来却是草率了,哎。”>
张肃沉默不语,心中也隐有后悔之意。>
这些时日,友人聚会时,有人谈及他的丑弟弟,话语中竟有艳羡之色。>
父亲往日里骂的孽畜,这些时日也改口叫了子乔。>
随着大同军越发势大不可制,相熟的世家之人对父亲却是越发恭敬,口中还每每道及丑弟弟,对他这个曾经的蜀地翘楚却是少有问津了。>
父亲把汉中修路之事交予他负责,他做着商贾之事,为大同军增力,心中越发苦涩。>
随着楚歌开放道路工程外包和百姓购买股份之事。>
大同军的资金和粮草压力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尤其是一众世家大族,为了得到更多的道路份额,在他定下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提高了待遇,争抢着招募百姓修建道路。>
内卷形成,无形中加快了各地道路的修成,让大同军获利的同时,也提高了百姓的收入。>
报纸上的一块版面,让大同军只需提供修路的原材料。>
不仅节省了雇佣百姓的日常消耗,抽取大量人力的同时,还兼顾赚取了材料费。>
看着如此情景,张松和糜竺心悦诚服:“主公妙计安天下。”>
楚歌笑道:“因势利导,如是而已。”>
——>
这天,有亲卫给楚歌递上狼牙传来的情报。>
楚歌看完,摇头苦笑,当初随口一说,竟然一语成箴。>
靠,怎么不给他一个言出法随的技能?>
“也罢,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看到楚歌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张松奇怪道:“主公,何事烦恼?”>
楚歌道:“汉军和羌人停战了,如今双方合流,正率十万人马一路东来。”>
“主公,这……”>
楚歌见张松一脸紧张,笑道:“本想他们互相攻伐后,我军坐收渔翁之利,现在想想却是太过天真。>
也罢,>
敌自东来,也省却了我军运粮路途。>
传令。>
大军出征,随我兵发萧关。”>
喜欢从黄巾小兵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黄巾小兵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