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郡。>
平叛的失利和后路被断,让大汉明星队的诸人士气大伤。>
府衙大堂上,作为统领的张温强打起精神,向众人问计。>
“诸位,如今我等处境危如累卵,诸位可有方法破此危局?”>
话落,无人应答。>
过了一会,还是老好人陶谦出声道:“我等不如先行和羌人议和,此时羌人乃成癣疥,当务之急是尽快剿灭关中叛匪,关中毗邻京畿,我等失却关中,有负圣恩,陛下恐震怒不已,哎……”>
闻言,端坐上首的张温嘴角一抽,自己的仕途想是毁了。>
可恶的叛匪,千刀万剐不足以泄愤。>
其他人听了陶谦的话,也是神色黯然,自己等人的仕途想来也是蒙尘了。>
“谁愿出使榆中?”>
张温愤怒归愤怒,冷静下来后,还是不得不承认陶谦说的对,现在回去剿灭了盘踞关中的叛匪,说不定能亡羊补牢。>
而再和羌人纠缠下去,不仅粮草不继,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见堂下众人也没有其他意见,他当即问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出去和羌人谈判可不是件好差事,这些家伙可是有前科的。>
如今羌人阵中的边章、韩遂,当初就是这样被扣押去,随之从贼造反的。>
张温话落,堂上所有人看向了董卓。>
谁叫董卓是西凉人,而且这次榆中之战,也只有对方全身而退。>
这不是招人恨吗?>
你董卓这么能,不是显得我们这些人无能吗?>
既然你能,你就去谈判议和吧。>
董卓见众人都看向他,只能无能起身道:“末将愿往。”>
回到自己营帐,董卓就气得挥剑砍断了案几。>
“懦夫、废物,自身无能,竟然还迁怒老夫,可恨至极。”>
董卓边砍边骂,直到把案几砍了个稀巴烂才停下。>
见他稍微冷静后,营帐内的李儒道:“何事引得大人震怒?”>
董卓喘着粗气道:“联军想与羌人议和,众人逼迫老夫行使者之事。”>
李儒恍然,却是不急不缓道:“此事易尔,吾料定几日后,联军不与羌人议和,羌人也会与我等罢战。”>
董卓奇怪道:“为何如此,莫非羌人也粮尽乎?”>
“非也。”李儒摇头道,“今日我去往城中,听闻了一则传闻,如若传闻不虚,羌人必无心与我等纠缠。”>
董卓被勾起好奇心,连问道:“是何传言?”>
李儒道:“事涉关中叛匪。”>
“关中叛匪?”>
“然也。”李儒点头道,“有传言关中叛匪出自益州,去年末已全取益州,开年后兵出汉中,旬月之间下关中,夺函谷,威逼洛阳。”>
“呲。”>
董卓倒吸一口凉气,这伙叛匪着实了得,竟有当初黄巾之势。>
感叹过后,董卓又道:“关中叛匪既有东出洛阳之势,为何羌人会与我等罢战,其等不是应当联合一道,威压汉室才是?”>
李儒笑道:“这却是与叛匪所行之政有关联。”>
“所行之政?”董卓更加好奇了。>
李儒道:“关中叛匪名为大同军,言及天下大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每到一处,必抄没世家田产分与治下百姓,并设私塾有教无类,面向所有人宣扬圣人教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