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宦官弄权,各地盗贼蜂起,主公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他日必能一鼎宇内,此时势造英雄也。”>
楚歌微微一笑,以糜竺此时的眼光看,大同军确实胜算很大。>
汉室上下基本上都是猪队友。>
不过对方可能想不到接下来的十数年里,各地人才喷发。>
可谓历史上人才最荟萃的时代。>
如果那些人才能够精诚一致,聚集在曹操或是刘备麾下,或许能和他一较长短。>
不过这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两人短时间内做不到这点。>
而他也不会原地踏步,故意等着两人崛起。>
只能说时也,命也。>
“子仲今后有何打算,是留在益州,还是回徐州做事?”两人就天下时局谈论了一阵,楚歌最后问道。>
糜竺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他开口道:“属下家中薄有资产,打算先回徐州一趟,待变卖家产后,就带上舍弟舍妹前来为主公效力。”>
“如此,一路小心。”>
——>
时间一天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楚歌重点关注着畜牧业的发展。>
而作为新晋的太仆李牧,这段时间可谓家喻户晓。>
其不仅从小小放牛娃一步登天,成了大同军的高级官员。>
在第一期《大同周报》刊登后,他家更是上演了一出报下捉婿。>
升官、发财、迎娶白富美。>
李牧变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对于世家大族的鸡贼,以及李牧的选择。>
楚歌还是那句话,他乐见其成,他从来没有仇视世家大族。>
他所作所为不过是扫平秩序,重建规则罢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才能建立起权威,今后的帝国才能依照他的意志而行。>
另外有李牧这个榜样在,下面的人就知道他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多样化人才的追求。>
如此,他的治下,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为考试而学习的“八股人才”。>
当然,令楚歌欣慰的是,腼腆少年也没有一下子进化成恶龙。>
假期结束后,李牧就抛下美娇娘前来报道。>
两人商量一阵,决定把畜牧业的孵化基地设立在南蛮。>
毕竟那里草木丰盛,适合养殖。>
只是这样一来,南蛮大地可算是倒了大霉。>
那里的资源几乎被楚歌想尽办法地利用。>
先说物资。>
就好比一颗树,树皮被用来造纸,树干被用来造船,树枝被用来当柴火。>
地上的草叶藤条,能吃的被用来喂养猪牛羊,能用的来编织藤甲,不能吃、不能用的继续当柴火烧。>
林中的蛇虫鼠蚁和动植物,能被人吃的被人吃,能喂养鸡鸭鹅的喂养鸡鸭鹅。>
剩下的人力资源。>
会种田、愿意种田的分配土地给他们种,不会种田、愿意生产的交给李牧培养成动物饲养员。>
其他的青壮,挑选一部分加入大同军。>
一来减少当地复叛的可能。>
二来大同军地盘扩大,也需要跟着扩军。>
对于南蛮地区的征服,楚歌发信给廖化,总结起来八个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时间一天天过去。>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各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鸡仔、鸭仔和鹅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