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郡。>
南安县。>
长江沿岸。>
楚歌、张仲凭江而立。>
楚歌目视江水,手指上游问张仲:“知道这上游是什么地方吗?”>
张仲摇摇头,以他的见识就连巴蜀之地都不知道,更何况是更偏远的地方。>
楚歌道:“那里是大汉的邻国——大唐。”>
大唐啊。>
按时间线推算,现在的大唐,正是黄巢起义的第二年。>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大唐就会在十多年后被人推翻。>
他现在站在这里,当然不是大同军有这个实力介入大唐的乱局。>
而是大唐顺江而下,就能抵达益州。>
虽然以大唐目前的局势,基本上没余力进攻这里,不过把门户就这么开放着终究不是办法。>
楚歌道:“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吗?”>
张仲依然摇头:“末将不知,请主公明示。”>
楚歌道:“我想让你守卫这里,替大同看好西方门户。”>
张仲连道:“末将遵命。”>
“先别忙着答应。”>
楚歌摆摆手道:“你可知这一呆,可能就要在这里呆上五年、乃至十年,其他人升官发财,你却要在这里虚耗光阴,如此还愿意吗?”>
五年,乃至十年。>
真是好久的时光。>
张仲扪心自问。>
他愿意吗?>
他还年轻,更想跟随主公建功立业。>
可是想想之前的生活,没有主公,他或许早就被官府剿灭。>
犹豫之色一闪而过,张仲咬牙道:“为主公大业,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楚歌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道:“我答应你,他日踏上大唐国土,你会是青史第一人。”>
回城的路上。>
楚歌想了下,又对张仲道:“我有意在军中设立医护兵,打算从士兵家属里挑人培养,今后但凡戍卫边疆的将士,其家属都可以随军驻地,如此,你们也少了相思之苦。”>
张仲原本还担心家里,如果他在这里太久,家中妻儿怎么办?>
听了楚歌这话,他开心不已:“末将谢主公体恤,也替军中将士谢主公恩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我应该为你们做的。”>
说做就做。>
回到成都,楚歌就下发了命令。>
大同军增设医护兵,兵员从将士家属中优先挑选,长时间守卫一个地方的将士,也可申请调动家属随军驻地。>
一番动作下来,收获了无数军心。>
同时,增加了戍卫兵的战斗力。>
毕竟身后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儿,不拼命,难道让敌人肆意屠戮不成。>
时间一天天过去。>
距离大同军拿下成都已经过去半月,周边地区也基本恢复平静。>
就连水泥路也快修到剑阁了。>
成都府衙。>
这里暂时成了楚歌的办公场所。>
这天,张松过来道:“主公,汉中太守苏固拒绝归降,还把我们派去劝降的使者打了出来。”>
楚歌皱眉道:“人没事吧?”>
张松道:“人倒没事,不过其手下收缴了使者的坐骑,要不是有人暗中相助,估计使者要走着回来了。”>
“把人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