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日后进了汉中,必有厚报。”楚歌摇了摇头,道,“也罢,汉中拒绝归降,大同军暂时也不用直面汉室清剿,也算多给了我们发育时间。”>
张松道:“主公说的是,年初成都平原遭黄巾之乱,秋末粟米必然歉收,再行征战恐力有不逮。”>
可不是,要不是他卖纸厂和玻璃厂的股份,从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那里换粮草,大同军的后勤早就崩溃了。>
这时代一亩地的收成,真是让人无奈。>
既然汉中太守不识抬举,楚歌自然不会对他客气。>
他吩咐马忠派狼牙潜入汉中收集情报,同时让去剑阁的水泥路继续往前修建。>
从金牛道修到阳平关再说。>
发完指令,楚歌见张松留下不走,不禁好奇道:“子乔,还有何事,一并说来。”>
“前些日子主公不是让那放牛娃前来觐见吗?如今对方就等在府衙外面等候主公召见。”张松面色古怪,像是强忍着笑意的样子。>
楚歌连道:“还不快把人请进来。”>
放牛娃?>
这可是他的畜牧大臣啊,是这时代特殊的人才。>
你们这些人看不起对方,以后顿顿吃肉,就知道说真香了。>
说起来,这时代粮食产量少,消耗又大,有一部分原因是百姓肚中没有油水。>
虽然大规模养殖畜牧业,需要用到粮食。>
可是两者相抵,还是一起搞的好。>
毕竟猪羊可以吃草,鸡鸭可以吃虫子骨粉,人却不可以。>
张松出去片刻,就带着一个瘦弱的少年进来。>
少年穿着新衣服,应该是下面的官员知道对方来见他,特意给少年准备的。>
不过少年显得有点局促,仿佛很不习惯身上的新衣服。>
他明明比张松高大,却缩着脑袋,躲在张松身后,仿佛这样别人就看不到他一样。>
看着畏畏缩缩的少年,楚歌和蔼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连忙跪下,低着头轻声道:“回大人,小人叫李牧。”>
“李牧?”>
“真是好名字。”楚歌起身走下堂,把李牧扶起,拍拍他肩膀道,“没人告诉你,我大同军不兴跪拜吗?”>
“说,说了。”李牧低头回道,“可,可是大人……”>
楚歌笑道:“别紧张,从今天开始,你也是别人眼中的大人了,以后都不用给别人下跪了。”>
“是,是。”>
楚歌了解过对方的资料,李牧本是朐忍大族的奴仆,从小就替主家放牛为生。>
被主人家使唤惯了,唯唯诺诺的性格应该是从小养成的,一时间想改过来比较困难。>
或许去年来官府揭榜,都是他人怂恿或者强拉着他来的。>
为了打消李牧的紧张,楚歌直接问起养殖方面的事。>
说起这个,李牧总算好了一点,说话也不再吞吞吐吐,而是略显条理地说了起来。>
经过一番了解,楚歌得知对方已经解决了人工孵化小鸡的问题。>
“野猪和家猪生小猪崽,小猪崽就长得快。”>
这是试验了杂交品种。>
“小鸡确实吃土龙(蚯蚓),把蛋壳、骨头碾成粉洒在土龙上面,小鸡崽也长得快。”>
恩,蛋壳、骨头有钙质营养,不错。>
楚歌看着越说越有劲的李牧,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