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奴仆一定冲得比其他人快。>
哎,造孽啊。>
一众世家人既是心痛,又是无奈。>
家人瑟瑟发抖,唯一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哪怕有些奴仆在旁告状,怂恿那些士卒为他们伸冤。>
大同士卒也是解释道:“主公有令,城内世家献城有功,过往一笔勾销,往后这些人再欺负你们,可去官府告状,介时自有人为你们做主。”>
世家子弟松了口气,怀着矛盾的心情看着家中变得空荡荡的。>
其实倒不是楚歌想把这些人的罪状消了。>
而是现实所逼。>
这时代,但凡家中蓄养奴仆的。>
主人轻则对奴仆大骂,重则杖毙。>
这是时代乱像,如果真论罪过,天下难有无辜之人,难道都杀了他们不成。>
加上这些人确实献城有功,难道转头就把所有人给砍头了。>
那他们大同军以后所到之处,遇到的抵抗可就不要太激烈了,除了底层的人,谁还会投降,谁还愿意投降呢?>
两害取其轻,他只能看情况而定,这次成都城内出力的家族,只能勾销了他们往日的罪过。>
这边,楚歌忙着治理成都,以及周边地区。>
另一边,张松意气风发地回到家中。>
对于家中变得冷清,田产被收缴,他是一点也不在意,反正那些都不属于他的。>
他对张肃道:“大兄,主公有意聘你为军中幕僚,快快收拾行囊,随我去进主公。”>
张肃面无表情地道:“你回去告诉楚大人,就说我自感才疏学浅,无力胜任,另外这段时间心力憔悴,短期内也无心仕途。”>
张松和家里人不欢而散,低着头回来汇报。>
楚歌笑道:“你兄长既然不愿出仕,我也不愿强人所难,由他去吧。”>
这确是楚歌的想法,你张肃是谁?又不是诸葛亮,难道还要他去三顾而请。>
不过一个二流角色,牛逼什么,现在不想上船,看你以后怎么羡慕别人。>
恩,有对比才有伤害。>
兄弟俩以后如果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世人怕是会说张肃错过明主,有眼无珠了。>
看着张松,楚歌问道:“听闻子乔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知真假?”>
闻言,张松胸膛一挺,自信道:“主公不妨一试真假。”>
楚歌想了下,拿出手写的《初级物理》递给张松。>
张松接过看起来,大约一盏茶时间,他把书递还给楚歌。>
然后开口背诵起来:“《初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好家伙,楚歌敢肯定《初级物理》还属于绝对保密的存在,目前只有他和科学院的少数研究人员看过。>
这些人中,张松怎么都不可能提前知道内容。>
也就是说对方真的能过目不忘,看一遍书就记住内容。>
这天赋,如果在现代,妥妥的一个超级学霸。>
怪不得历史上曹操那么聪明多疑的人,也被张松忽悠地把自己辛苦写的《孟德新书》付之一炬。>
张松背完,静立一旁。>
楚歌大笑道:“好好,真是好天赋,子乔今后可愿留在我身边做个秘书郎,帮我掌管一应资料。”>
张松恭敬道:“愿为主公分忧。”>
成都拿下后,大同军发檄传定,势力范围一举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