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有三得!>
一来趁机削弱汴梁城中守卫,减少勤王大军围城压力,否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围城兵力根本不是四十万。>
二来,嬴政这是趁机让种师道掌管禁军。>
三来,只要此次抗金成功,嬴政就能打响他康王的名声。>
种师道会意,“臣种师道领命。”>
“我此时仍非天子,那尔等便不可称臣。种老将军,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能否痛击金人,一血围城之耻,就看种老将军了。”>
“大元帅放心,末将必定不辱使命!”>
种师道说罢,就领着兵马外出了。>
但是种师道刚走,太学生陈东便忍不住发言了。>
“殿下,如今二帝驾崩,既然传位于殿下,殿下如何却不开盒传诏于天下。若是时间久了,怕是会滋生祸患。”>
嬴政却斩钉截铁道,“在这个军营里,没有康王,只有兵马大元帅。”>
陈东闻言,一时间被嬴政的气魄给震慑住。>
须知,连二十七岁的宋钦宗赵恒都不免被朝中文武百官孩视,何况勉强算做二十岁的赵构呢?>
迫于嬴政的压力,而他旁边还有李纲力挺,陈东只能改口,“大元帅,既然已经有了传位诏书,还请大元帅及时登基啊。”>
嬴政这才道,“如果我现在就突然继位,天下人会这么想我?何况,只有你们这些人愿意相信郑使,其他人却不行。”>
郑望之上前,“大元帅在上,顾道绝无虚言,诏书是先帝驾崩前心甘情愿写下,先帝真心传位于大元帅。”>
“今日在场诸位,哪个不知道郑侍郎是何等的为人。还请元帅早早登基。”>
嬴政却想,为了皇帝的名号留在汴梁城里,实际上是自己进入狼窝。汴梁城里的情况,嬴政并不熟悉。>
他这个帝位来的太突然了。>
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汴梁城被他带兵给围了,朝中的权臣都被抓了,还有个郑望之没把握好尺度,直接送走了二帝。>
这就让他的名声处在一种危险的地步。>
只有暂时待在军中,不仅仅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能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的抗金的决心。>
待时机成熟,到时候自己才能被人理所应当的登基称帝。>
而且汴梁城,绝非帝国首都的佳选。>
以往那些个皇帝不总是爱说朕是奉六世之余烈,所以才能一统天下吗?>
那朕就让他们开开眼界。>
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事业,另搭朝班。>
众人见康王眼中并无此意,一个个也都冷静下来。>
郑望之耐心劝告道,“元帅难道一心只想着抗金,但是却不愿意顾天下民生吗?为帅者职在护卫家园,驱退外敌,但是仅仅为帅,却不能够让天下人都过上安定的日子。”>
陈东也要复请……>
“不必多说了,我心意已决,等到种师道将军凯旋,再论登基称帝之事。何况此时,就在汴梁城中,二帝驾崩,何人主持丧仪式啊?”>
一个国家的皇帝驾崩了,本来是天大的事情,但是这帮人眼下却只围着自己。>
嬴政不难想象当初自己沙丘病逝后,赵高等臣究竟是怎么对待他的。>
自己的 恐怕早就腐烂了。>
众人闻言,这才记起来二帝此时已经驾崩,尸体还在皇宫呢。>
陈东道,“按照礼法,唯有元帅奉诏登基,下令安葬二帝。”嬴政瞅了瞅帐内,这帐内居然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