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列阵对峙,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歌的到来,彻底打破了现场的平静。>
好个石勒,他一见己方人马有所骚动,此时掉头已经来不及。>
逃跑更是会被三方人马尾衔而追,倒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他二话不说,带头向对面的白马义从发起了冲锋。>
中军奔腾而起,带动其他人跟随,石勒怒吼咆哮,向左右诉说必死的局面。>
一众将领心有戚戚,向周围传达决死的意志。>
几万骑兵带着必死信念发起冲锋,带来的场面是震撼的。>
他们无视了前方的一切,人员、战马、乃至戳到面孔上的枪锋。>
白马义从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打崩。>
要不是随后赶到的楚歌和一旁的西凉骑兵加入战局,石勒几乎成就了一场辉煌的大胜。>
只是两者毕竟人数悬殊,大乾一方又是全明星阵容,不是信念可以战胜的。>
此役,几万胡人全军尽没。>
至此,南下的两路大军算是全死在了大乾的疆土上。>
战后,拯治伤员,收拢物资,幸存的士卒伤感之余又是异常兴奋。>
楚歌第一时间让人把大胜的消息传往洛阳。>
此后,大军在上谷郡修整两日,接着北上。>
一去千里,一路扫荡胡人各部,迁移留守的胡人牧民、妇女、孩童南下,当然还有无数的牛羊马。>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春去夏来,已是六月时节。>
楚歌率军回雁门关的时候,这里非常热闹,城门口全是进进出出的人和成群结队南下的牛羊马。>
当晚,楚歌设宴招待凯旋而归的将士。>
第二天,糜竺和李牧联袂而来。>
见礼过后,楚歌让两人就坐,他开口问道:“其他各路大军可都返回?”>
“陛下是最晚回来的了。”>
糜竺说完就在心中吐槽,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哪有帝王像您这样的,不仅身先士卒,还丢下大军带领万余人马就深入草原千里。>
不理糜竺满是怨气的话,楚歌笑道:“此次收获不菲吧?”>
一旁的李牧兴奋道:“陛下,方圆千里的牛羊马都已经被大军抓来,我大乾自此再不缺牲口。”>
楚歌笑笑不说话,不缺只是相对的。>
大乾6000多万人,难道家家户户都有耕牛了?>
上百万大军,难道人人都有战马了?>
我大乾的孩子,早上可都有喝到牛奶?>
火锅里的羊肉可够天下人就食?>
天气越发寒冷,缺少棉花的现在,羊毛衫、羊毛大衣难道人人都备足了?>
糜竺插言道:“陛下,此次物资虽然收获无数,可各路大军奉陛下之命,迁入400余万胡人,后勤压力很大。”>
“人员我自有安置之法。”>
在楚歌看来,中华民族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融合。>
他不可能杀光所有的异族之人,在战场杀屠戮对方士兵说的过去,可战后屠杀对方留守的妇孺就说不过去了,除非是那些异常仇恨他,自己找死的。>
可融合归融合,也不是让胡人直接加入大乾。>
对此,楚歌把胡人分为几个部分。>
战场上的俘虏和后方的成年男人,通通派去修路,挖矿,打山洞……>
草原的威胁解除后,他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是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