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朕走后,南方诸事由你定夺,当务之急,除了安抚各地之外,还要保证各路人马的粮草、辎重。”>
虽然多尔衮的大军想抵达南方还有不断的时日,可楚歌既然决定出发北上,就打算长话短说。>
更何况,随着历练,荀彧已经完全展现了自身王佐的能力,别说大明南方地区,就是让他统筹三国之事,都搓搓有余。>
“陛下放心,臣会尽力协调好各方,定叫南方安定,军中无粮草之忧。”荀彧一脸郑重地保证道。>
楚歌笑道:“文若做事,朕自然一百个放心,就是辛苦你了。”>
荀彧连道:“陛下让臣一展心中报复,臣甘之如饴,岂有辛苦一说。”>
“如此就好。”>
和荀彧定下诸事后,楚歌又转向李儒,开口问道:“文优,福建可有消息传来?”>
李儒道:“回陛下,南明朝堂还在考虑当中。”>
楚歌眉头一皱,神色不喜道:“这都多少天了,朕放朱由菘过去,已经表示了诚意,莫非他们还想着大乾和满清相争,好坐收渔翁之利?”>
李儒和荀彧都没有说话,虽然南明朝堂暂时没有出现这样的声音,可人性如此,难保那边的人不会这么期待。>
这万一大乾和满清拼个你死我活,他们未必没有重新复起的机会。>
毕竟做过了皇帝,谁又喜欢当个百姓呢?>
楚歌想了下道:“既然如此,就按当初所说的先礼后兵,通知奉孝和文长,让他们见机行事,给南明方面一点压力。”>
“是,陛下。”>
李儒点点头,心中盘算着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南方。>
南明之人,仅剩一省之地,还想这想那,实在是贪心不足,若是郭嘉能拿下福建,也省了那些条件。>
三人议定,各自散开做事。>
楚歌带着军队北上,先行来到扬州。>
“陛下。”>
甘宁带人出城迎接。>
“兴霸。”楚歌没有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朕有军务交代给你。”>
甘宁神色一肃,抱拳道:“陛下请吩咐,纵然刀山火海,末将在所不辞。”>
看甘宁这样子,楚歌反而笑了:“刀山火海不至于,朕是想让你率船队北上,从朝鲜半岛登陆,截断满清后路。”>
清朝把都城从盛京搬迁到的目的楚歌很清楚,他们进驻后,进可攻南明,退可至山海关,然后依靠山海关防御南方的敌人。>
楚歌让甘宁从海上发起攻击,不仅可以废掉山海关的地理优势,而且还能两面夹击清兵,战事顺利后,更能防止清兵大规模逃离草原,实在是一举多得。>
甘宁听说是让自己率船队北上,当即应命道:“陛下放心,末将一定绞得满清后方不宁。”>
朝鲜半岛在哪里,作为军中大将的甘宁自然看过地图,也知道那边的势力。>
陛下除了对中原子民友好外,对异族之人甚是冷漠,此次北上,自然由的他大开杀戒了。>
想到兴奋处,甘宁伸出舌头舔了舔唇角,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楚歌仿佛看不到甘宁表情,见对方应下任命后,当即摆手让对方离开。>
至于甘宁在北方怎么做,自然是便宜行事,闹的越大越大。>
自此,大军在扬州修整了一天后,楚歌再次启程北上,在武昌地区列阵,等待多尔衮的到来。>
——>
北方形势一变,情报自然被有心的南明朝堂看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