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南安伯府,如今的大明行宫。>
郑芝龙面色凝重地离开曾经的家,回到新住处,他暗中招来郑成功道:“我儿,我郑家需另做打算了。”>
“父亲何出此言?”郑成功一脸惊讶。>
郑芝龙先是把宫中秘议告诉郑成功,等郑成功消化完消息后,他接着道:“这些时日,大乾使者在处处交好我朝官员,国朝如此,必有人暗中投靠了大乾,今日秘议,怕是不久后就传入乾人耳中,我朝想坐山观虎斗,乾人怕是不会同意。”>
“父亲是说乾人在和清人大战之前,会先平定后方。”郑成功眉头紧皱,这种情况不难想象,若是他也会这么做。>
“是啊。”郑芝龙点头道,“之前陛下迟迟不做表态,怕是已让乾人心生不耐烦,今日秘议的内容若是传入乾人耳中,乾人恐会先行对我朝下手。”>
郑芝龙想的不错,有楚歌命令,就算南明秘议的消息没传到郭嘉和魏延耳中,他们也会采取行动。>
更何况南明这艘破船到了如今地步,虽然不否认其中有忠心之辈,可其中也少不了为自己和家族打算的人。>
在郑芝龙父子两人商量着如何应对今后局势的时候,郭嘉和魏延已经听取了秘议的全部面容。>
大帐内。>
细作说完,魏延就怒而起身,眼中露出冷峻的目光:“岂有此理,南明小朝廷仅剩弹丸之地,还想坐收渔翁之利,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堂下就坐的郭嘉笑道:“文长将军无需动怒,世间总有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魏延点点头,坐下道:“军师,如今当如何?”>
“将军作何想?”郭嘉反问道。>
魏延道:“既然南明之人不知天高地厚,那就强攻,等他们成了阶下之囚后,本将倒是想看看他们有何面目敢拒绝陛下的好意。”>
看魏延跃跃欲试,一副想攻下福州,抵定南方的架势,郭嘉笑着摇头道:“将军若是如此行事,恐怕有违陛下初衷。”>
“陛下初衷?”魏延一愣,不解地看向郭嘉。>
“然也。”迎上魏延的目光,郭嘉解释道,“以我朝的实力,攻下福建之地,不过举手之劳,陛下之所以先礼后兵,就是想安稳过度局势,不让明地百姓心有怨言,若是我等出兵攻打福州,灭亡明朝最后的国祚,怕是需要经过一两代人,才可尽收天下民心,如此就有违陛下的初衷了。”>
“原来如此。”魏延恍然,转而又不解道,“军师,为何之前我等泯灭宋朝国祚,没有此顾虑。”>
郭嘉笑道:“将军莫非忘了,当初可是宋庭出尔反尔,临阵背盟,把大义送与我朝之手,如此师出有名,自然可令天下百姓服膺。”>
魏延听罢,连起身躬身一礼,面露感激道:“多谢军师出言提醒,若无军师之言,魏延险些铸下大错,误了陛下大事,请军师受我一拜。”>
“将军严重了,此乃小事尔。”郭嘉起身扶起魏延,重新落座后,他解释道,“若依将军之前所想出兵,哪怕攻灭南明,陛下也不会怪罪将军。”>
这下,魏延被郭嘉的话整糊涂了,之前不是说他攻打福州,有违陛下圣意,怎么一下子又说陛下不会怪罪自己了。>
魏延看向郭嘉,面露疑问。>
郭嘉没有直接解说,反而问道:“将军仔细回想一下,我大乾军中,有才之人可是拔擢迅速?”>
魏延起身,对着北方抱拳一礼,然后回答道:“我大乾军中制度开明,陛下识人有术,军中有才之人无虞怀才无人用,自然拔擢迅速。”>
郭嘉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