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入黄泛区,咱们不一定能安全南渡。”>
按照金六郎所说,杜充那不是人种儿的货,决了黄河。>
如今从长江到淮泗再到山东,也就是京东东路一带,无数人遭灾。>
生活的地盘是有了,但那边的乱民也是不少。>
南渡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莫斯科都不相信眼泪,东京汴梁城也是一样。>
杨博现在也想通了。>
想要活下去,时不时的就要搏一搏、浪一浪,不然生路何在?>
“小夫子慈心!”>
见捧臭脚已经浸入到金六郎的骨子里,杨博洒然一笑,继续开口。>
“六郎,你要与杨夫子预备至少二百甲士,配上大斧。>
今夜拔除刘家寺大寨,必然有大量的粮草,壮丁跟扁担,也至少要五百条。>
找好杨夫子说的汇合点,多找熟路的人。>
拔了刘家寺大寨,金贼必然报复,咱们连夜就走。>
让不走的死硬,帮咱们在汴梁顶雷。”>
现在是必答的选择题。>
杨博已然做好了选择,而且认为是对的选择。>
想走的可以同路,至于不想走的,谁来也没办法。>
“都依小夫子安排!”>
对于南渡,金六郎已经筹备了至少一年了,许多事都做了安排。>
事到临头,虽说心里依旧惴惴不安,但选择在实在是不多了。>
带着心中不安,金六郎下去安排南渡事宜。>
只是平常稳健的步伐,看上去有些飘忽。>
“三娘,跟上去,安排甲士跟壮丁休息。>
回来的时候,多带些碎布、棕绳,杨夫子有用。”>
见金六郎离开的步态有些不稳,怕这老小子忘了事儿。>
杨博又安排金三娘做了补充。>
今夜是关键,过了今夜才能看出杨夫子到底神不神。>
金三娘走后,杨博带着女书史也忙了起来。>
将二十几个坛坛罐罐装满了火药,又配了足够的捻药。>
最大的坛子,装了十多斤,最小的也在两三斤上下。>
等金三娘回来,大概说了一下,让两个女人搓了药捻,不放心的杨博还出去试了一下。>
依次在坛子里续了药捻。>
又指挥两女依照缠炸药包的方式缠了坛子。>
属于杨博自己的任务也就做完了。>
能不能成为杨夫子,就看今夜的行动了。>
成了,他就是南宋的杨夫子。>
不成,也不能做金朝的杨夫子。>
想着满嘴的水浒腔,对于不成功之后的落草,杨博还是有些抵制的。>
看着绑好的几个形状怪异的炸药包。>
杨博嘱咐二女注意防火,就进屋继续睡觉。>
这两天有些嗜睡,晚上要保持头脑清醒的,不然会浪不起来的。>
傍晚时分,女书史将杨博摇醒了,看到是女书史常平。>
杨夫子一瞬间就有些紧张。>
这货近身的臀刺,依旧让人记忆犹新。>
“三娘呢?”>
没听出自己的话带着颤音,杨夫子谨慎的问着女书史。>
“在外面小憩,还没醒。>
小夫子不必担心,平哥儿以后会保护小夫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