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
这些信息,就足够杨博做出判断了。>
金六郎算是个有情义的。>
二次城破的时候,金家有机会南渡。>
杜充南逃的时候,也有机会。>
郭仲荀勤王还有机会。>
蔡州府程昌跑的时候,还是有机会。>
但是被寨里众人的家眷拖累。>
机会一直没有利用起来,只能带着众人坐困愁城。>
机会的给予也是相互的。>
这次金六郎给了杨博活下来的机会。>
杨博也会给金家寨南渡的机会。>
对于南渡,杨夫子是手拿把攥的。>
无非一次连续几天或几十天的远足、旅游而已,虽说没有经历这么长时间的。>
但基本的组织经验,杨博杨助教还是有很多的。>
许多事项,在脑子里过一下也就有了。>
只要沿途不缺水,多少有点儿食物。>
基本的行进是没多大问题的。>
聊的差不多,杨博也没拒绝金三娘的好意。>
勉强吃了几块咸咸黑黑的马肉干,又吃了大半块蒸饼。>
这才在金三娘满足的眼神里,回屋休息。>
杨博的预估不差,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也没人来打扰他。>
清晨不战,今天金贼应该不会来打金家寨的。>
半上午的时候,杨博出去看了一下。>
今天的天色不错,夜里八成会有月亮,适合夜袭。>
寨子里充满了炒麦的香气。>
金六郎真是个不错的,知道准备干粮。>
回屋之后,杨博在心里大略的过了一遍,才让三娘喊来了金六郎。>
“六郎,今夜或明晨咱们就南渡,可行吗?”>
除了好战友大黑驴跟不怎么贴心的女书史。>
杨博算是孑然一身,想跑随时都可以。>
但金六郎不同,坛坛罐罐太多,想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员物资不凑手,把南渡当做是远足,结果可能会很凄惨。>
所以,金六郎这边的情况,杨博必须掌握。>
“听小夫子吩咐,六郎大半年前就在筹备了,随时能走。”>
金六郎的回复,让杨博多少有些诧异,这老小子越看越合心意。>
“甲胄兵器不能丢,硫磺硝石不能丢,一些坛坛罐罐也要带上。>
铜钱金银……>
只带金银就好,铜钱如果量大,就找地儿埋了吧。>
二十多辆牛车以及战马,尽量用来驮运老幼。>
粮食物资,让人随身携带。>
兵器要以长枪、马槊、大斧为主。>
做一些扁担挑运物资,咱们沿汴水入淮河,找好会合的地点。>
今夜咱们去拔刘家寺大寨!>
六郎,我说的可有疏漏之处,你们找补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夫子一番话说完,金六郎并没有答复。>
而是潸然泪下。>
与之前的相公们、太尉们相比,小杨夫子真是值得托付。>
想着带人苟活的艰辛,他不由的悲从心头起。>
“六郎,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
关键时刻,莫要惺惺作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