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首先他们需求的只是存东西的地方,能不能住人并不重要。>
这房源的紧缺性上,就要好得多了。>
而且这年头就因为信息闭塞,虽然钱重要,权力也重要。>
但能不能办成事儿,更重要的还在于人脉的宽广,人头熟不熟。>
找对了人,小人物也能办成大事。>
更何况京城人还有个笑话,说再贫贱的人家。>
从亲戚里找,最多三层关系,也能找着个大官。>
说白了,人是社会动物,谁还没几个三亲四故啊?>
所以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就成了真理,三个臭皮匠有时候真能赛过诸葛亮。>
还别看这几位邻居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可一旦认真办事,能量爆棚。>
居然还人人都找着了一个地方,最后凑在一起,能够任凭康术德和宁卫民进行选择。>
首先说边大妈的房源。>
这老太太身为居委会主任,官儿虽然不大,可附近地区认识人真不老少。>
她知道了附近小学有间空着的教室,就去找了那个小学教务主任的妈。>
结果人家儿子看在亲妈的面子上,同意可以把教室暂时出借。>
这处房子好处是就在附近,而且不要钱。>
周转用是很方便,满可以的,但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因为除了学校日后必定还会有安排,不可能让房长期闲置之外。>
学校里淘气孩子也免不了。>
这些东西放进去,要有学生熟悉了情况,偷摸翻窗户溜进去毁,那就全完。>
米婶儿呢,认识个熟人就是看仓库的。>
她一开口问,人家就满应满许说可以随时搬来,有的是地儿存东西。>
但就是丑话说前头,万一情况有了变化,上头要清查仓库,那就必须得马上搬走才行。>
要不然盘库莫名其妙多了东西,他该说不清楚了。>
那地方的好处是,有人能帮忙给看着。>
而且也不要钱,给点烟酒就行。>
但坏处,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为了应付检查折腾一下。>
另外仓库里面闹耗子,瓷器放里头没事,家具可就有点悬乎了。>
所以这样来看,还就罗师傅给找的地儿是最靠谱的,最合适的。>
罗师傅给找的地儿,其实就是他们车间过去存食材的地窖。>
去年因为糕点厂刚刚建好了冷库,那地方已经用不上了,已经闲置了好几个月了。>
身为车间副主任,罗师傅跟厂领导还算过得上话。>
为此跟上头打了一声招呼,就把康术德和宁卫民带去了。>
这一看,还真不错。>
合着那地窖是六十年代中期,出于备战考虑,厂方相应上级指令,发动工人修建地下人防工事。>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防空洞”。>
表面上不起眼,可地下的面积大了去了,至少两千平米。>
正是由于隔绝阳光和空气,深藏于地下。>
所以热量很少传导进去,才可以长时间保存食材。>
而这个地方的好处可就多了。>
一是位置就在罗师傅车间跟前,罗师傅父子天天帮忙看着。>
只要按个铁门就行,东西失窃的风险没有。>
二是防空洞的建筑规制太好了。>
因为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