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021章 天下为棋

第021章 天下为棋(1/2)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世界局面的走向对高务实而言,唯一的作用就是加重他的紧急感,但他在穿越之初所制定的打算中,就是参照了这些局面的,所以也不至于忧心忡忡,顶多就是再次审阅一下自己的打算是否有错漏之处。

他对于大明走向海洋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其他穿越先辈那么乐观,似乎只要有个保持开海殖民的领导者,就能轻松完成走向海洋的宏大转变。

中国地区太广阔了,中国人的“大陆政策”也太深进人心了,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尽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根本看不见海,他们不可能马马虎虎就能抛弃千百年来的习惯,放弃祖传的落叶回根思想,跑往“海的那一边”搞什么殖民开辟。

狐逝世首丘,落叶回根,这才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思维,不到万不得已,谁肯逝世在万里迢迢的海外,祖坟都不能进?

别说中国了,便是早期的西方殖民者,尽大多数也都是在自己国家混不下往,这才不得不被迫走向海洋。而那些一开端就搞殖民扩大的国家,也无非是陆地扩大根本没有什么盼看才不得不如此。

比喻说最早进行殖民扩大的国家葡萄牙,它周边除了大西洋,就只有一个将它半包围的大国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前身主体),根本不是它惹得起的,葡萄牙逼不得已,只好考虑通过海洋再扩大。

而卡斯蒂利亚则是看到葡萄牙的海洋扩大取得了收益,这才顺势跟进,走上殖民帝国之路的。再往后,英吉祥也好,法兰西也罢,包含荷兰等等,都是由于西班牙帝国海上扩大获得宏大收益的刺激,这才亦步亦趋跟上这股潮流。

中国人为何千百年来都没有兴趣搞海外扩大?

这个问题实在真的很复杂,有人说是中国陆地疆域之宽大,已经达到当时统治能力的极限;有人说中国北方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要挟,没有余力进行海外扩大;有人说儒家的荼毒导致了中国失往了对外扩大的兴趣;还有人甚至说中国人自古就爱好和平……

除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好和平这一点外,高务实对以上意见都有一部分表现批准,但同时也认为,这些见解并不完整。

至少有一点,高务实认为很重要的,这上面都没有提到:海外扩大的收益是否能够超过统治海外领地的消费。

更简略的说:扩大海外是赚,还是亏。哪怕是赚,赚得够不够多?对不对得起朝廷高低为了统治这些海外领地所消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太远了不说,大明早年在南洋又不是没有领地——旧港宣慰司懂得一下?

根据《瀛涯胜览》的记载,当时在南洋的爪哇国(印尼爪哇岛),国内分为三等人,第一等是唐人,也就是中国人;第二等是阿拉伯人,第三等才是当地人,唐人的吃穿用度最为高级,而土人最为粗俗。

同时在南洋的旧港国(马来西亚旧港),当时就已经有不少华人了,其地之富人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沿海下南洋的明人,他们控制了当地大多数土地田产,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材料,深受当地人的尊崇。

郑和就是在这里消灭了海盗王陈祖义,后来永乐天子在此地设立了旧港宣慰司。当时的满剌加蓝本并没有国王,仅仅只是暹罗的属地,由暹罗国王派遣总督治理。后来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带来了天朝天子的诏书,封这位总督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因此建国,而暹罗得知消息之后也莫敢不从,甚至也不敢派兵收复,这就是当时天朝的国威!

但即使如此,大明朝廷对南洋依然没有多少器重,后代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最主流的一个观点是,下西洋的举动消费宏大,毫无收益,完整是亏本买卖,所以成祖一逝世,朝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