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 > 第四十八章 教育调研

第四十八章 教育调研(1/3)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上一世读大学时,因为一直找不到女朋友,贾瑞也曾闲极无聊,在金城交大图书馆借过几本古代社会文化类的书籍。了解到明清时候,老百姓的识字率普遍不高,

网上也对此有各种传言。

有说民众识字率是百分之三的,也有说民众识字率是百分之五的,甚至还有人说民众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一。

但不管怎么样,明清时候的民众识字率,普遍不超过百分之十,应当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常态。

至于某些专家教授,硬是为了标新立异,说明清时候的民众识字率达到了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是百分之四十,这种观点就纯属哗众取宠了

他们或许是把仅仅认识自己的名字,也纳入到识字率的统计数据中了。

既写不了欠条,又不认识单据,连商铺外面的招牌都看不懂,仅仅认识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用呢?

这不是开玩笑么?

实际上,据贾瑞所了解,上一世他所在那个偏远山村中老一辈的人,大概有数百人之多,能识文断字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那么,再往前推几百年,民众识字率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也大抵可以想象得出来了。

眼下穿越到红楼世界,历史长河也出现了不一样的波澜。

根据辽东的那番说法,贾瑞虽然已经知道,这北平城中,目不识丁的人有很多。

但民众受教育情况究竟差到了何种程度,他还缺乏一个切身的感知。

于是,贾瑞便花了六钱银子,在景丰楼订了一桌酒席,把所在小花枝巷的那名保正请来,宾主二人美美地吃喝了一顿。

保正姓曹,和贾瑞住得比较近,中间只隔了三户人家。

上次贾瑞买房时,虽然没有请他吃酒,但也曾特意上门拜访,给这名保正送了一筐蟠桃。

曹保正家因为孩子多,经济条件一般,没有财力雇佣仆人丫头,给贾瑞这个客人端茶倒水的,是他的第三个女儿。贾瑞听曹保正称呼她为曹三妹。

曹三妹云英未嫁,长得娇小可爱,尤其是当她笑起来时,脸上总会露出两只浅浅的小酒窝,特别好看。

曹保正对贾瑞的印象很是不错。又听说他是荣府旁支,祖父还曾经中举,更加不敢轻易得罪。

听说贾瑞有请,便很痛快地答应了。

酒过三巡,曹保正已是醉意熏熏。

听说贾瑞要搞一个什么案例研究,调查统计一下住在小花枝巷这些人的识字水平和受教育情况,曹保正眉头紧皱,感觉很为难。

曹保正说,“您也知道,这北平城里,就是天子的脚下。老百姓中间也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北平,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苏杭,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广陵,不知道自己娇妻红颜已老。’小花枝巷虽然不显眼,大多数常居人口都是市井小民,但也架不住个别院落,是从外省进京的官宦人家,临时租住在这里;也有那些王公贵族家的外室,选择在这里隐居。”

说到这里,曹保正还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比如住在贾公子您隔壁的,就是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的如夫人董香君,她是当年万花阁的头牌花魁,侯孝康花了大几千两银子帮她赎身,然后暂住在这里。等董香君生下了两三个孩子傍身,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侯府做姨太太了。”

“啊!”贾瑞大吃一惊道。

这个董香君,贾瑞上次卧病在家时,听薛蟠提起过,说是长相极好,肌肤白皙,身材也玲珑有致,看上去成熟而美艳。

薛蟠还感慨说,他去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