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却是另一番感受,他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刘备伐吴,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够。>
当今天下曹魏才是老大,而且实力比汉吴两国强出太多,汉吴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住曹魏的进攻勉强自保,内讧的话只会被曹魏渔翁得利,逐个击破。>
前线捷报传回成都之后,诸葛亮非但没有与其他人一起狂欢,反而更加忧虑。>
因为他知道,曹魏绝不可能任由蜀汉灭吴,关键时刻肯定会介入,届时蜀汉就要面对魏吴两国的联合围攻了。>
可惜当时刘备被仇恨冲昏头脑,执意伐吴,谁劝都不听。>
但现在,刘备竟然准备虚晃一枪主动退兵,同时北伐夺取陇西关中,这个计谋比他直接北伐的提议高明的多,成功的希望也大的多。>
再退一步讲,就算北伐失利,他也可以借此机会重建刘孙联盟,共抗曹魏。>
重建联盟的机会同样很大,首先孙权挨了顿毒打,态度肯定会更加谦卑,在联盟中让出更多利益。>
其次刘备人也揍了气也出了,对东吴的仇恨没那么强烈了,只要利益到位,相信刘备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两点足以让蜀汉转危为安,说力挽狂澜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献策之人竟然能让刘备听他的,简直是法孝直在世啊。>
看着关兴忐忑的模样,诸葛亮忍不住轻笑出声,说道:“没问题,这条计策出现的太及时了,这个消息目前还有谁知道?”>
声东击西最重要的就是保密,若泄露出去让曹魏知道了还玩个屁。>
关兴说道:“前线的几位大将都知道,另外我经过江州时告诉了子龙叔,请子龙叔提前构筑江州防线,万一魏军攻打江州,咱们也好有个准备不是。”>
赵云反对伐吴与刘备意见相左,被刘备扔在江州驻防。>
诸葛亮挥着羽扇笑道:“如此最好,现在可以告诉我计策是谁献的了吧,有机会定要认识一下此人。”>
关兴昂首挺胸,眉飞色舞的说道:“我献的,我觉得比起正面刚,还是背后敲闷棍更爽一些。”>
诸葛亮像是第一天认识关兴似的,盯着他打量许久才赞道:“虎父无犬子啊,关将军后继有人了。”>
关兴:“……”>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舒服呢,难道我一辈子都要活在老爹的阴影下?>
诸葛亮起身在厅中来回渡步,凝眉思索许久才说道:“这个计划好归好,但有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将更多的魏军吸引到荆州来,这事当年你爹做到了,但大汉没有第二个关云长啊。”>
关兴摸着鼻子不说话。>
诸葛亮继续说道:“既然是吸引,不妨再给魏军添把火,你别休息了,准备一下领军出发,攻打东三郡。”>
“啥?”关兴愣住。>
东三郡指的是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当年汉中之战获胜后,刘备乘胜追击,命宜都太守孟达由东往西,义子刘封由西向东,两面夹击拿下东三郡,兵锋直指襄樊。>
当时的刘备事业达到巅峰,处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襄樊之战的爆发,东三郡得而复失,已经被曹丕改为魏兴郡了。>
诸葛亮解释道:“只有拿下东三郡曹魏才会相信我们真要北上与他们死磕,才会调更多的兵力支援荆州,另外拿下东三郡之后还可以与陛下遥相呼应,对战局极为有利。”>
“还有一点务必记住,撤退的时候房陵上庸可以不要,西城必须夺回并守住,否则魏军随时可能沿着汉水西进,攻打汉中腹地。”>
没有江陵为依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