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上。>
一艘艘商船开往洛阳。>
甄家商船上。>
等掌柜、伙计出仓,剩下家中至亲。>
二子甄尧,也是如今家中老大的他,忐忑地看向上首:“娘,我们如此孤注一掷,是否太过冒险?”>
甄夫人叹了口气,二子、三子终究是中人之资。>
身为男儿,却无有决断之力。>
偌大家业,自老爷走后,竟要她这个妇人支撑。>
甄夫人叹气道:“甄家以贩粮为业,如今家中田地被官府赎买,留在中山已无出头之日,前些日子我正寻思搬迁一事,如今京都扩建,机会难得,去其他地方不如去天子脚下安居。”>
除了产业更替的事,甄夫人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洛阳此次扩建规模宏大,必有无量商机,让甄家得以延续,想来不是难事。>
“娘,大姐、二姐、三姐、小妹,快看,好多船。”>
商船抵达孟津渡口,四女甄荣指着码头,一脸惊奇。>
反而是比她更小的甄宓,虽然环顾四周,可是静静地跟着着几个姐姐,不吵不闹,乖巧懂事。>
下船的一众人同样新奇,冀州地处北方,一伙人哪里见过千帆竞技的场面。>
“客人,要挑夫吗?”>
“客人,要坐车吗?”>
“客人,要向导吗?”>
一家人刚下船,码头上就围来大群人,有拿扁担的,有骑三轮车的,还有清秀伶俐的少年。>
众人围着甄家卖力地推销服务。>
“让一让,诸位不要急,看我们夫人的意思。”>
甄家人哪里见过这种架势,好在同来的有掌柜和伙计,其中一人出列拦住众人。>
“夫人,您看?”掌柜看向甄夫人。>
甄夫人道:“我等行礼众多,就叫上几辆车吧。”>
“留下几个车夫,带我们去最近的火车站。”掌柜传话道。>
“好嘞,客人请上车。”>
火车上。>
大女甄姜见母亲发呆,不由问道:“娘,你在想什么?”>
甄夫人道:“当今重视水运,方才匆匆一看,孟津码头林立无数造船厂,如今天下人都知两地行船,买东卖西,所得无量,若是甄家也能自行造船就好了。”>
对面掌柜摇头道:“夫人,如今天下船工皆在秭归商盟,我等想在造船一行参上一手,比登天还难。”>
甄夫人感叹道:“秭归人何等幸运,能得陛下青睐,竹纸、琉璃、船只,哪样不是日进斗金。”>
车厢众人闻言,尽皆沉默。>
尤其是那些掌柜伙计,听说秭归一地,往日的贫民百姓都借着东风做起了商贩,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让人好生羡慕。>
“诸位乘客,洛阳站到了,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欢迎下次乘坐。”>
孟津码头距离洛阳不远,一众人还未看尽道路两旁的风景,就被乘务员的声音惊醒。>
“姜儿,看好妹妹。”>
“娘,我知道了。”>
相比孟津渡口,洛阳火车站比之更热闹。>
“哇,好多人。”>
几个妹妹张大嘴巴,掰着手指点着人头,旁边甄姜和甄宓小心照看。>
“四妹,不要乱跑。”>
“大姐,知道了。”>
一伙人跟着人流走出火车站,瞬间有茫然之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