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三是被驱赶的百姓之一。>
不,或者说是其中的之三,因为他还有妻子、女儿一起。>
丁三原是汴京城的一个小乞丐,一日在布庄外乞讨,东家突发善心,招下当时还小的他当伙计。>
尽管在布庄做事没有工钱,可东家包吃包住,可把年幼的丁三给乐坏了。>
之后,丁三在布庄辛勤劳作,努力学习各种活计。>
长大后,东家见他踏实肯干,把独女嫁给了他,夫妻多年,两人育有一女。>
本来生活过得好好的,可如今这算怎么回事啊?>
“爹。”>
“相公。”>
妻子、女儿的声音,唤回了丁三的意识,看着懵懂无知的女儿和一脸担忧的妻子,丁三只能强打起精神安慰两人。>
“没事的,出城了就有吃的了。”>
这一刻,丁三宁愿相信那些可恶之人的话了,这样总比没有希望好。>
跟着心丧若死的人群,顺着只开了一人宽的城门走到外面。>
回头望城墙,上面的士兵拄着长枪,小心翼翼地看对面,仿佛那里时刻有人会扑来一样。>
可是他们担心的大同人哪里有人影?>
这样的汴京,还不如被大同人破了好。>
出了城,丁三再次茫然,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可是他不敢把这种茫然表现出来,生怕让妻子更担心,只能跟着大部队一个劲地往前挪。>
“爹爹,快来看,小鸟。”>
“嗯。”>
“娘,快看,好多人啊。”>
“囡囡别乱跑。”>
“知道了,娘。”>
小孩子并不懂沿路大人们的愁苦,往日里大都没出过城的孩子,骤然见到外面四野的风光,顿时一个个撒腿跑起来。>
欢声笑语倒是冲消了一点点的哀愁。>
丁三生怕妻子、女儿走丢了,一路紧拉着走了半个小时。>
突然,前方的人流不动了。>
丁三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隐约听到前方响起阵阵欢呼声。>
“什么时候了,还这么高兴?”>
丁三和妻子对视一眼,满是疑惑。>
而自远方来,越来越大的声音,终于解开了丁三的迷惑。>
“乡亲们,我们是大同军,你们的状况我们都了解了,顺着这个方向再往前走,我们给你们分田分粮。”>
话音刚落,就有人乱七八糟地发问:“大人,是真的吗?”>
“大人,白给我们粮食吗?”>
“大人。”>
丁三和妻子也竖着耳朵听那声音怎么回答。>
只听那人道:“对,我说的都是真的,乡亲们再走一炷香时间就到地方了,白给你们粮食,大家不要急,所有人都有。”>
好啊,这真是世上最好听的声音,而且这声音真是响亮,隔着老远就能听到了。>
“相公,你说那人说的是真的吗?”>
丁三道:“不管真假,走上一炷香时间看看再说。”>
说是这样说,丁三还是满怀希望地加快脚步,路过声音的主人,丁三还好奇地盯着对方嘴巴上的铁皮斗子看了个不停。>
真神奇,原来这人说话老远就能听到,是铁皮斗子起的作用啊。>
一炷香时间很快过去。>
丁三看到一座巨大的营地,而前方的百姓已经被人引着朝营地旁边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