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康王?乱臣贼子耳!>
靖康元年三月五日,种师道凯旋回到汴梁,此战擒拿完颜宗望进入汴梁城,举国上下皆惊。>
但是与此同时,二帝驾崩,康王即位的消息,这才开始传遍大宋每一个角落,连环反应已经被>
首先是北方汉人,他们听说了这个消息,自然心中深感安慰。但是也有些人,对赵构的行为非常不耻。>
山西平定县,此时军中传来一连串的惊天大消息,整个河东路平定军中自然爆发了激烈的吵闹。>
一个身材高大,虎头虎脑的壮汉正在军营里坐着。>
他便是平定军中偏校。>
同辈士兵都喜欢围着他,只因为他天生神力,勇武不凡,可以左右开弓,又有一身好武功。>
大家见了,都要唤他一声“鹏举——”>
是故这一天,军中传来新帝继位,且命令天下士兵都聚集起来,一起抗击金人的消息,大家都围过来议论。>
“金人一路上烧杀抢掠过来,毁我城池,坏我等田地,所幸新帝继位,这才扭转了局势。如今下诏,凡天下成年男儿,皆出力抗金呢。”>
“好啊!抗金好啊!早该如此了!”>
一群年轻的士兵正在骂骂咧咧,独独他却对着诏书仔细观看。生的彪悍,体格威猛,可是却长得圆头圆脑。他看毕这诏书,一脸不悦。>
于众人面前,甩了甩自己肉墩墩的后膀。这一抬首,首先映入旁人眼帘的是一双狭长眼睛,随后便是那一脸憨厚之色,又因为生的天庭饱满浑圆,隆鼻,自有一身风骨。>
是故常人远看似个肉粽,近看却能体会到一股浩然正气。>
“岳鹏举,这是怎么了?”>
“于此国家危亡之际,却有人在汴梁城内忙着偷梁换柱。”>
“哎!鹏举,话可不能这么说。千万休口。”>
“是啊。”众人都围上来就要劝告。>
岳飞却扬眉,“什么新帝,分明是乱臣贼子?”>
“不可胡说。”>
岳飞看的明白,虽然这前后两任皇帝都不是好东西,可是这突然间冒出来的康王,他这是僭越之举。>
岳飞抬头南望,随之又一屁股坐下来,摇摇头,随后摸着脑袋叹了口气。>
“唉——”>
“怎么了这是?一下怒骂喧天的,一下又唉声叹气?”>
“我为国忧,国不知我。让我一个人静静。”>
说罢,岳飞便一个人钻到了自己的营房。>
“他这是怎么了这是?”>
“吃饱了撑的。还能这么的?”>
“大家伙都散了散了,等会儿我们估计就要被召集起来集合去援助太原了。”>
北方豪士,一如岳飞此时的心态,虽然觉得赵构做的不对,可是如今这个局势下,他们没有违命的理由,国难当头,当先援助太原。>
于是北方和南方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北方中原铮铮铁汉们,一边集合一边暗地里埋汰赵构忽然兵变;而南方文人士大夫,却是另一番态度,他们也一边集合,但是却明着斥责赵构这种行为,乱臣贼子,谋逆弑君,无诏杀臣,狼子野心!>
赵构的此举让难逃渡江犹如过江之鲫的士人闻言,一个个都感到分外的羞愧,但是羞愧之余,这些人能做的就只有指责赵构的行为不政治正确了。>
如果不说皇帝有问题,那么皇帝就会说他们这些难逃的士大夫有问题。尤其是现在,皇帝把抗金旗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