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宋钦宗和诸将的计划败露。>
让宋钦宗感到愤怒的不是完颜宗望的说辞,而是太上皇宋徽宗的诘难。>
赵佶为了这件事,亲自来到赵恒的大庆殿面前指责他。>
陪伴赵佶一同来的,还有朝中许多文武大臣,他们平日里对自己毕恭毕敬,没想到在这种时候,却选择依靠已经退位的父皇,还反过来指责他。>
“太上皇请恕罪。”>
“官家如今已经成了皇帝,想必眼里是已经是没有我这个太上皇了。联合勤王大军反攻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都不告诉朕。”>
这话音里夹杂着一个朕字,或许旁人觉得没什么,但是对于赵恒来说,这就是 裸的挑衅。>
赵恒抬头,正对着赵佶眼中的凶光。>
此时,赵佶已经十分坦然的坐在了上座。>
一山尚且不容二虎,一个皇位上,却要做两个人。>
赵恒执政时间短,政治经验不丰富。>
面对这种情况,当即就露出怒色来。>
“太上皇既然已经退位,为何不在后宫好生修养生息,这兴师动众来到大庆殿,岂不是劳累身体。”>
言下之意,你老了,还是后宫凉快,你待那里比较好。>
两人说话都相当委婉,但是殿中已经蓄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徽宗闻言,竟然展颜一笑。>
“官家即位连一月都不到,口气已经大了不少,倒是显得朕多事。不过,有些位子,想要坐稳,可没有那么容易。”>
说罢,宋徽宗便率众离开。>
他们走后,宋钦宗气喘吁吁坐在原地。>
若非心志坚毅远超常人之辈,根本坐不稳皇位。>
赵恒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显然他是个相当不成熟的政治家。>
宋徽宗来势汹汹,走的时候也堂而皇之。>
但是烂摊子,还是要宋钦宗赵恒自己来解决。>
赵佶的到来,弄得赵恒很尴尬。>
这个临危受命的皇帝,比谁都冤枉,他才坐了皇位一个月不到,如今就要面对金人的围城。>
太上皇宋徽宗的发怒,明面上只是责备,实际上是施加压力给他。那些主和派以及投降派趁机出面露头。>
赵恒也只是个年轻皇帝,在这种外有完颜宗望谴使逼迫,内有徽宗和投降派相逼的情况下,赵恒坚持了不到一天。>
次日,也就是靖康年正月二十二日。>
赵恒刚要去早朝召集诸大臣商议,结果来到殿门前就看到文武百官齐齐出动。>
太宰李邦彦,带领白时中、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人齐齐出动,众臣联袂作揖,齐齐举着圭做拜。>
“臣等请官家惩处李纲与种师道。”>
【李纲:靖康元年正月时日,作为尚书右丞的他临危受命,兼任亲征行营使,巩固东京防务。金军打到东京城下,死伤累累未得手。这才主张让宋人各地求和。】>
【种师道:勤王将领,反对各地求和,坚持击退金人。】>
宋钦宗听到这话,嘴角两撇小胡须自然僵住。>
他自然震怒。>
这些人简直是忠奸不分!>
只是赵恒还未动怒,却又听到排山倒海的呼声。>
“臣等请官家惩处李纲与种师道。”>
太宰李邦彦,这位被宋人成为浪子宰相的大奸臣,堂而皇之的上前。>
“官家在上,金帅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