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夫子霸宋 > 第四十四章 口诛笔伐

第四十四章 口诛笔伐(1/5)

上一章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杨博纠结于建康城防的时候,韩世忠的劄子也到了温州行在。

杜充之死是泼天的祸事,这次韩世忠没有用密送的劄子。

事涉前宰相杜充之死,韩世忠的劄子直接送到了御史台,而不是三省所在的政事堂。

虽说只是劄子,不带有弹劾、攻讦的目的,但韩世忠还是将劄子,指名道姓的送到了御史台。

“嗬……

建康的杨少安真是好狠,用死人压死了杜相公,这是捅破天了。”

驿马送到御史台的公文,只要不是蜡封,负责文案的都可以看。

因为之前黄天荡大捷的缘故,韩世忠的劄子,对于御史台的文案们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负责文案的小御史,第一时间就将韩世忠的劄子扫了一遍。

果然是得到了,了不得的消息。

“哼!

那杜充也是该死,年前若不是他降了金贼。

十万军民焉能死伤殆尽?”

另一个负责御史台文案的御史,对杜充显然是有极大恨意的。

也不管场合,直接说了不该说的话。

“噤声!

涉及宰执无小事,赶紧看完。

如此大事,还是要早点让中丞知道的。”

杜充是宰执,御史台虽说有议政之权,但也要分人。

宰相、执政,没有哪个是好说话的。

衙门口上,也不是密不透风的暗室,一旦被人知道,他们这些人妄议宰执。

丢官去职,应该不会,但小鞋还是少不了要穿的。

有人提醒,众御史自然加了小心。

也不再议论什么,只是不断传阅着韩世忠的劄子。

至于御史中丞赵鼎,这些小御史不看完,劄子是不会到他手里的。

若不是涉及到了宰相杜充,压上三天五日,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如今各地乱匪肆虐,许多军情的急奏,想要第一时间走到政事堂。

也少不了跟奏本一起来的银钱,下面的州县,打理不好跟驿马的关系,劄子丢了也不是什么寻常事。

立国百余年,许多衙门都有了自己的规矩。

银钱在上,许多衙门口的规矩,即便是宰执也要遵从的。

送劄子的小御史到了赵鼎屋内,见赵中丞还在书写文案,也就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作为御史台的主官,赵鼎目前也是越走越孤单。

起初的好友加盟友张浚,已经有了分道扬镳的趋势。

当年一起在国子监躲避金贼的情义,随着位置越来越高,盟友之间携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赵鼎看好杨博,除了洛学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朝廷之外寻找臂助。

朝廷之外的臂助,除了领军的将领。

目前身处八闽南剑州的杨时夫子,无疑是朝廷之外最好的臂助,没有之一。

杨时宦海廿年,有弟子两三千人,好友遍及南北。

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更是推动了太学生的两次伏阙。

南杨北吕一说,在赵鼎看来就是笑话。

吕好问在朝外的势力,远不及已经卸了官职,隐居南剑州的杨时夫子。

之前杨少安作诗骂人的时候,赵鼎这边就跟远在八闽的杨时取得了联系。

如今他正在伏案写的,正是筹备两家联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