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眼前的生死大关,杨博睡了一夜安稳觉。>
只是梦中偶尔也有峨冠博带的身影略过,森森然的眼神,惹得杨博很是厌恶。>
早起、下山、升帐,等候军报,就是杨博一早做的事情。>
“小夫子,宗弼军中掳掠的壮丁、女眷该如何处置?”>
一早下山的杨博,刚刚进入小船围成的大帐。>
岳爷的军报没有等来,金六郎就先找了过来。>
除了财物,宗弼的十万人马里面有不少自江南掳掠的工匠、壮丁、女眷。>
因为壮丁牵扯到了签军。>
这批人现在还被看押在河道附近。>
“将女眷单独分开看管,擅自骚扰者,格杀。>
凶悍、不安分的壮丁,绳子捆了直接看押。>
闹事儿的直接格杀。>
杀人之前,要提前告知杨夫子定的规矩,杀人要杀个明白。>
剩下的人,等岳统制回师,再做拣选。”>
杂事、琐事,杨博不怎么想接触。>
大战之后,就是维稳,战场之上想要稳住流民。>
没有什么法令可讲,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人。>
不杀,不足以在短时间内震慑不法的行为。>
稍有延误,就是变乱的苗头。>
以杀人作为处理事情的手段,所以杨博不怎么想接触。>
简单的说了下解决办法,他就开始扫量金六郎给建的大帐。>
大帐建造的仓促,杨博也怕小船倒了,将他闷在大帐之中。>
功成名就之时,死在豆腐渣工程里,使英雄豪杰扼腕,就不好了。>
检查一下没什么大问题之后,杨博才安稳的坐在了大帐之中。>
“李娘子,继续给韩世忠行文。>
让他看好大江,不要让宗弼大军过江。>
如果放挞懒部过江,他那边要提前知会。”>
给韩世忠的行文,昨夜时机最好,但杨博不敢。>
他坐在山上,不仅要斗文臣,武将也一样。>
如果昨夜韩世忠知道宗弼大军基本被全歼。>
弄不好宗弼昨晚就有机会过江。>
挞懒部能不能到,什么时候到,也就不好说了。>
“少安,岳统制军报,不说予韩太尉吗?”>
杨夫子故作隐瞒,李易安认为不妥。>
韩世忠是朝廷委任的江南统帅,大捷的军报不及时回禀。>
这属于贻误战机,弄不好要杀头的。>
“哼!>
说给他,挞懒可能一会儿就到,你打还是我打?>
三娘,让底下壮丁,继续挖掘陷马坑,距离江岸一里,不要太近。”>
杨博的谨慎,也不是无的放矢,人心最是难以捉摸。>
挞懒部来的太快,岳爷回师过慢,他这边就是一地鸡毛了。>
而韩世忠那边,不管挞懒兵败,还是杨博兵败。>
全歼宗弼部的大功,他都是少不了的。>
两相权衡,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韩世忠有做暗事的出发点。>
为了稳妥,杨博这边继续安排人挖陷马坑。>
在杨博眼里,黄天荡附近唯有岳爷是可靠的。>
韩世忠、上官悟、李成这些都不可靠。>
而韩世忠韩太尉是最不可靠的。>
不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