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夫子霸宋 > 第十七章 万般皆是命

第十七章 万般皆是命(1/5)

上一章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汴梁军民惊闻虏酋兀术南下,破建康、袭行在,焚掠杭城,无不义愤填膺,遂扶老携幼,率众勤王……’

看着署名,两朝进士弘农杨博杨少安,杨博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腕。

虽说肌肉记忆还在,但杨夫子的字迹委实一般。

一份上书,绞尽脑汁避免出现语法的错误。

程序上多半是不合规制的。

但意思还算明确。

算是说明了弃城的理由,上书里面也没提上官悟等人的名字。

应该不会吓着小朝廷的苟爷跟臣属。

只是能不能送到行在,还是个问题。

现在的杨夫子,已经处于淮河南岸。

南渡淮水,还在进行之中。

书写用的桌椅条案,逃命的途中自然不会有。

笔墨纸张、字画古董、金石珍玩,当初杨夫子遗弃的东西。

现在又用粮食,从汴梁残民手中,换了回来。

过了淮水,这些金贼劫掠的文玩,价值也在飙升之中。

一来一去,耗费不多,只是汴梁的民力。

上书用的笔墨,应该是文臣随身携用的文具。

虽说墨汁干了,但墨的质量不错。

加点水之后,墨迹依旧漆黑油亮。

纸张也是很不错的宣纸,只是作为书桌的大石头,有些不平整。

女书史常平,显然也不是书僮专业的。

兑水的时候,稍微多了一点。

种种原因之下,除了字迹一般,杨夫子手里的宣纸,也皱巴巴的很难看。

看着面前废纸一般的上书。

杨夫子看了看女书史,想着是不是再找一个秘书之类。

民间上书言事,也是有规制的。

可惜,现在身边没有一个合适的人作为秘书,来提点一下杨博杨夫子。

回望渡口方向,杨夫子又是一叹。

流民之中,文人应该有几个。

但金六郎屡次筛查,都没有冒头的。

不是自觉资历不够,就是不看好这次南渡。

流民之中,真正的文臣士大夫,应该一个也没有。

宗泽之后,杜充、郭仲荀相继南逃,有点身份、家资的都跟着跑了。

只有金六郎这样的笨蛋,才会被手下人拖累,困守孤城。

要赶紧组建自己的幕僚团队。

一个人浪,掀起的浪花终归有限。

看着秩序井然的流民大军,杨博也在畅想南渡之后的局面。

南渡淮水的地点,选在了濠州与泗州之间,正对招信县城的位置。

人员渡过淮水之后,依旧沿河而走。

在招信与泗州之间,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如果小朝廷有招抚安置的手段,就此结束南渡,是最好的结果。

如今濠泗之地,大半已经易手于金贼,甩掉流民的负担。

杨夫子手里至少有三万青壮可以成军。

只用壮丁,五万左右。

其中还有两万余,如驴马一般耐力强悍的甲士。

之后,西进濠州、东下泗州、救援楚州、光复建康府、收复临安。

只要绕开困守黄天荡的金兀术。

淮南的大好天地可以任意纵横,收复失地犹如探囊取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