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放心吧,我一定像伺候你一样,伺候大黄牛。”秦大宝小鸡啄米般点头。>
秦大叔用粗糙的大手摸摸他乱糟糟的头发,神情凝重:“你小子少跟我耍滑头,这大黄牛是咱公社的命根子,有个闪失,我揍死你。”>
“知道,知道,您快走吧,东来哥都等着急了。”秦大宝嫌他有些啰嗦,拎起地上的行礼,帮他装到车子上。>
秦大叔知道他这个娃子虽看上去吊儿郎当的,做事情却极认真,也就不在多说什么。>
出了门,秦大叔不好意思的笑道:“东来,今天还要耽误你半晌,送叔去城里。”>
“没事,反正这两天我也有空。”>
李东来骑着自行车载着秦大叔来奔向食品站。>
到了食品站,已经将近正午,食品站里卖猪的乡亲们早已散去。>
停好自行车,交代秦大叔在旁边等着,李东来向办公楼走去。>
没走两步,就听到旁边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你,你不是那谁吗?”>
转过身,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朝这边跑过来,他头上的两支朝天辫随着奔跑一摇一摆。>
李东来揉了揉眼睛,待看清楚来人后,笑道:“于菊花同志啊,你们顾站长在吗?”>
“在办公室,我去帮你叫。”于菊花识得李东来是顾慎的朋友,转身向办公楼跑去。>
真是个热心的奇女子。>
李东来转身回到秦大叔身旁:“叔,咱们先去看看猪圈。等一下见到顾站长,你心里也有个谱。”>
食品站的猪圈很大,占地约半亩地,分为十几个格子,格子之间用半米高的石灰红砖墙壁隔着。>
每个猪圈里,都摆放着食槽,水泥地面也清理的很干净,旁边还有排放排泄物的水渠。>
李东来不住的点头,看来顾慎这次也是下了大本钱。>
秦大叔也看得频频点头,兴奋得直搓手:>
“这里比咱秦家沟的猪圈好多了。”>
“好好干,如果养猪效益好的话,食品站势必会扩大规模,到时候说不定还需要聘请养猪师傅,到时候肯定优先从咱们秦家沟挑选。”李东来道。>
“是咧,是这个理,娃子你放心吧,叔不会给你丢人。”>
两人正闲聊着,顾慎走了过来。>
他看了秦大叔一番,满意的点点头。>
“东来哥,你算是帮了我的大忙,猪苗明天就下来了。”>
“帮啥忙啊,我还要感谢你给秦家沟办了一件好事。”李东来想了一下,问道:“酒槽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早办好了,我跟啤酒厂的宣传科长是发小,他牵的线,每天给咱们食品站提供两大桶酒槽。”顾慎的脸上洋溢着兴奋。>
也难怪他会这么高兴。>
有了那些酒槽,猪出栏的时间就可以减少一大半。>
估计半年就能够出栏。>
食品站每次能养十五头猪,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头猪。>
年终汇报上去,可是一笔不小的功劳。>
戴上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领奖,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见搞定了酒槽,李东来也就放下了心。>
身为兽医,李东来对养猪也有几分心得。>
猪只要吃好,不生病,那膘水就蹭蹭的往上蹿。>
有了酒槽,那吃得自然好。>
这年代又没有猪瘟之类的传染病。>
猪生病一般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