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纨还命人将沉船、木石等淤塞了入港航道,让双屿再无成为明珠的可能。
朱纨说:正门庭之寇也,此双屿贼一日不去,则宁波一带,永无安枕之期。
而浙江地面势要豪右则说:俘斩溺死者数百人,俘一百三十人,皆为良善之辈,无一倭人,何来倭寇?
朱纨被这种风力舆论裹挟,直接自杀明志。
浙江地面的势要豪右觉得:朱纨派了两千人进攻双屿,结果杀了数百人,杀的都是大明海商,俘虏的一百三十人,窝主顾良玉、祝良贵、刘奇等人,更没有倭人,一个倭人都没有,怎么能说是剿倭呢?分明就是朱纨看上了双屿的财富,入港劫掠后,将所有东西烧毁,掩盖罪证。
都是因为朱纨残酷镇压了双屿,才导致的倭患四起!都是朱纨的错!
“要朕说,朱纨还是心不狠,他自杀干什么?谁胡言乱语就把他们抓了,扣个倭寇的名头直接处决,当别人说他是栽赃嫁祸的时候,他真的栽赃嫁祸,就没人敢指责了。”朱翊钧听完了于岳为何不能入忠勇祠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还是朱纨心太善,你看都跟他朱翊钧一样的心狠手辣,充分使用了暴力,就没人指责皇帝使用暴力了,反而会歌功颂德。
“还有,什么没有倭寇?俘虏这一百三十人,除了有七名倭寇之外,还有黑番、红毛番二十七人,铁浑甲都有两副,怎么就没有倭寇了?倒果为因,胡说化差异,朱翊钧看来,他给的国礼没什么问题,但在泰西,国君送武器,就是宣战,而费利佩回了一箱银币,算是把这剑买了下来,不是礼物,消除了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判。
比如费利佩曾经的国礼里,就有纽伦堡蛋,在大明谐音里就是送钟(终),其实也很犯忌讳。
朱翊钧对这些都不是很在意,相反纽伦堡蛋开启了大明的精密制造,大明皇帝倒是很喜欢那份礼物。
大帆船之所以耽误,是今年起,大明不再提供茶砖,而是提供小茶包了,因为这帮泰西商贾,太糟践东西了。
“泰西饮茶,都是把这些个茶叶无论产地、色泽、清茶红茶,全都打散了切碎了,混到一起,还因为保管不当,运回泰西都发霉了,真的是暴殄天物!”申时行对茶也不是特别懂,但西班牙智利总督曾经送给申时行的礼物里,就有混茶。
那味道,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那能喝吗?”朱翊钧呆滞了下,不分茶叶的优劣,全都打散切碎,那不就是茶叶沫子吗?
泰西人拿到茶砖就是用刀切,有的时候滥竽充数,还把腐烂发霉的茶叶、乱七八糟的各种树叶,掺和进去,以次充好。
大明这边思前想后,换成了小罐的茶包,一来增加就业,二来增加利润,三来不让泰西人以次充好,诋毁大明茶叶的名声,这可是大宗商品,能赚大钱,浙江八万户茶农,那可都是中人之家。
市场建立不容易,可要毁了,轻而易举。
而小罐密封的茶包,都带泥封,更进一步的保证不会发霉。
从大块茶砖加工到小茶包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需要等一等,这有助于大明茶叶进一步打开泰西市场,朱翊钧选择了支持。
“陛下,茶叶能养得起浙江八万茶农,茶叶、咖啡就能养得起贵州、云南八万茶农,陛下,在浙江八万户茶农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在贵州云南,八万心向大明的茶农,那就是国之根基。”申时行颇为恳切的说道:“臣以为,可以挑选有经验的茶农,给银,至贵州开辟茶园,此为安邦定国长策。”
即便是陛下不提到大帆船久久不去的事儿,申时行也打算在面圣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
咖啡已经在云南试种成功,黔国公府开辟了三万亩的咖啡园,而贵州的风土,其实种茶也是极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