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
意气风发的杨凡来到高台之上,看着底下的几十人。
他们就是东林书院本次要参加恩科的人选,虽然来书院的方式不尽相同,开始时也全都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此时却一个个精神百倍,斗志昂扬。
有童生试的斐然成绩,再加上《五三》的熏陶,他们都感受到了各自的进步。
而为首的陶彻一身淡青长袍,长身而立,经过文道洗礼的他渐渐显出几分儒雅气度,看上去更是风采绝佳,丰神如玉。
杨凡满意的点点头:“你们都很不错!这次恩科,就全靠你们了!学派和书院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皆是山长教导有方!”
鼓励了他们一番后,晨练总算是结束。
学子们返回学堂,开始准备今日份的学习和做题。
而越发邻近恩科,陈喆和陈靖的心情却犹如过山车一般,起伏不断。
不然的话,前几日那十几个周边前来找麻烦的塾师,也不会被他们狠狠的教训了一番,甚至挂在了书院前的树上!
让那群人彻底颜面扫地。
这般“以理服人”的手段,顿时刹住了一群意图找麻烦的人的念头。
他们是文人,别的可以不怕,唯独面子却不能丢。
此时,陈喆一把拉住杨凡的手,紧张的说道:“杨兄,这次恩科,你说他们能行吗?我这个心啊,不知道怎么的就七上龙出题时怎么想的,其中夹杂了不少古书里的偏僻考题。
哪怕杨凡把书都快翻烂了,才找到只言片语。
不过,总归是有目的而为,并且守着书院的馆藏,勉强算是找了个七七龙在后,下朝后,两人一前一后前往了太和殿。
路上,张太岳问道:“恩科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禀大人,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安排当中。”
张文龙赶紧说道。
对于自家的这个突然崛起,权倾朝野的远房叔叔,他的心也颇为忐忑。
毕竟两者亲缘关系太远,对方又在陛下面前力荐他担任本届恩科的主考官,让他一时间也琢磨不透对方的心思。
眼看太和殿在望,张太岳突然开口:“这次恩科,正值变法之际,当为朝廷多取人才,到时候,你的担子恐怕会重一点。”
张文龙微微一怔,来不及思考这句话是何意,张太岳就已经一步跨入太和殿。
张文龙只好压下心思,跟了进去。
两人行礼问安,一个太监将张文龙递上的卷宗送至御案前,朱高烈稍微翻看了一下,便定下其中一份。
“就这份考题吧!”
“是,陛下!”
张文龙跪拜听命,接下朱高烈亲选的考题卷宗后缓步退下。
看着殿门关闭,张文龙才松了口气,忍不住想起进殿之前张太岳的话。
“多取人才,担子重……”
他仔细咀嚼一番,再想到陛下推行的《大诰》,其中多有针对豪门士绅之意,难道说对方的意思是多取寒门子弟?
而担子重,是要自己准备好承担被豪门士绅们的针对?
可是,一想到寒途学院那群人的作为,让他本能的有些反感。
虽然他也算是寒门出身,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不少寒门的人不是做了权贵的断脊犬马,就是耽于享乐,狎妓自乐。
哪里还有他们那时候的寒窗苦读?
“哼,要多取他们,还不如取那些农户,匠户!正好身家清白些,没有其他纠葛,也能更好的为朝廷效力!”
张文龙眼眸里闪过一丝冷意,转身而去。
不多时,他就出了皇宫。
刚一出来,就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