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李宝玉撑着野猪皮制成的滑雪板,飞速地在雪地上行驶。>
赵军在前,李宝玉在后。>
一路追去,雪地上全是野猪的脚印,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一百余头野猪奔踏踩过的雪地,变得光滑无比,滑雪板在其上滑行,速度极快。>
可再怎么快,也快不过那四条腿的野猪啊!>
就这么跟在野猪屁股后面追,得追到什么时候啊?>
就如王强所说,跟腚追,根本追不上。>
突然,前面的赵军开始减速了,跟在后面的李宝玉虽然不明白情况,但也随之而停。>
等二人都停下后,李宝玉来在赵军身旁,问道:“哥哥,怎么不追了?”>
赵军摇头,道:“这根本就追不上,咱俩得堵仗子去。”>
“好啊!”李宝玉一口应下,并道:“那我给你赶仗子啊?”>
赵军瞅了他一眼,笑道:“那么多猪,你也敢赶?”>
李宝玉闻言,略一思索,也是笑了。>
他对赵军说:“那你说吧,咋整?”>
赵军和李宝玉说的堵仗、赶仗,都是打围中的术语。>
相比于打狗围,打溜围更考验猎人本身的素质。>
打溜围,有两种打法。>
像赵有财等人,悄悄摸到猪群附近,突然发起偷袭,这是一种。>
而赵军现在要使的,就是另一种,在猎人们口中叫做赶仗子。>
赶仗时,需要多个猎人互相配合。>
在没有猎狗,不确定猎物藏在哪里时,猎人们首先要熟悉山形地势、猎物习性,然后根据这些来提前判断猎物的行进路线,一个猎人在猎物行进的必经之处布下埋伏。>
这叫堵仗。>
而另一个猎人,则沿着猎物的脚印追踪,期间故意制造声响,惊动猎物,并在后面追赶,将猎物驱赶至堵仗处。>
这叫赶仗。>
无论是赶仗,还是堵仗,都有技术含量。>
必须对山形地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堵着,否则判断错了的话,猎物不曾到堵仗处就已转向,那就叫堵冒了。>
今天这帮野猪,不用赶仗,相信它们会一直跑下去,现在就需要赵军找一个绝佳的堵仗处,来堵住这群野猪。>
赵军望着眼前山岗,这山有名,名叫参王山。据说赵军太爷那辈人,曾在此山中采到过参王,故而因此得名。>
此时,赵军眺望远山,他目光所及,虽不曾看全,但整个参王山的地形山势,此时全都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赵军拉过李宝玉,似在给他讲解,却更像是自己在给自己分析。>
“这猪群往南走,从94林班下面兜过去,跑不多远就是参女峰下面那三岔道,三面全是陡坡子,猪群肯定还是往回兜,等它们到98大班,肯定是徘坡往上顶。”>
说到此处时,赵军眼前一亮,左手食指连摇带点,道:“上头是99大班,我记着那还是陡坡,猪群得过了那陡坡上去,咱哥俩就到山二肋堵它。”>
“好!”李宝玉哪知道赵军在说啥啊,他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他虽也上过参王山,可就只来过那么一次,哪知道什么山形地势啊。>
但在他的心里,赵军说啥就是啥,自己跟着就是了。>
接下来,哥俩就不继续掐野猪脚印往前跟了,而是抄近路直接往99林班去。>
这山越往上越陡,滑雪板已经不能用了,李宝玉在前开路,赵军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