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拜堂之后把新娘一关,便是“闹房”了。>
本着“三天无大小”的原则,有的是真的闹,能把新娘闹得哭不得,笑不得,急不得,恼不得。>
松本庆子一个日本新娘岂能应付得来这一套?>
宁卫民才不会给别人机会戏弄自己媳妇,岳父岳母也不会答应,这样的环节当然要免。>
要不怎么说,与时俱进是很重要的呢?>
要不怎么说,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这就是原因。>
所以实际上,这一天宁卫民去接亲,不但带着一大束的鲜花。>
在皮尔卡顿酒店十八层的喜房里,也只保留了叫门和塞红封儿的礼俗。>
法郎、英镑、美元、日元、人民币、外汇券。>
宁卫民捡最大的钞票塞了六个红封,一股脑塞进了屋里,去贿赂宋华桂和邹国栋家的孩子们,很轻易就叫开了门。>
等到下楼上车,新娘子也没蒙上盖头。>
在众人簇拥之下,就是抱着花束穿着漂亮的吉服下楼,在众多羡慕的眼光中,和宁卫民坐上了新婚车队的奔驰头车,甚至经过了 绕到了南池子,又绕着故宫从北海,景山门前过,大大的兜了一圈,才来到了魏家胡同门前。>
而真正的传统礼数,只从这里开始。>
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不但松本庆子在车里盖上了红盖头,上轿也是足不沾地,在一片起哄架秧子的叫好声里,由宁卫民给硬抱上花轿的。>
再等到轿夫上来关好轿门,上好轿顶,花轿里对于松本庆子来说,便几乎是全黑的了。>
这个时候早就准备就绪的日本导演大泽丰和摄像师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拍摄了。>
之后随着一曲《百鸟朝凤》吹响,有花轿和仪仗打头,车队尾随。>
连剧组的工作人员带着接亲队伍还有围观的普通群众们,都一起向芸园的大门进发。>
那叫一个兴师动众的热闹啊。>
不过也得说,这样的景儿确实值得一观。>
新人坐的轿子,原本讲究头水儿轿。>
松本庆子坐的这个必然是新作的,花花绿绿,真得说是鲜活。>
四个角儿,有的吊了四个花篮儿,有的吊了四个长穗儿。>
八抬轿的八轿夫,虽然不是专业的,但也经过演练,不长的这段路程脚底下挺有准儿。>
一步迈四指儿,左右腿,比喊“一二一”都齐。>
这顶轿子那抬得也是一个稳当。>
颤颤巍巍的忽悠当然是有的,但只见上下做有规律的缓慢荡漾,绝对没有左右的倾斜。>
仪仗里的那些专业民乐团的乐手也开始露一手了。>
四对金黄色的大鼓打起来,“咚咚”。>
以及沿敲鼓沿儿的“呱呱”响声,真能听出里把地去。>
管理“打执事”的是两面锣,一前一后的照应着,“头旗,慢点,后面的灯,跟上。”>
虽没有真正的经验,但也维持住了,似模似样。>
就这架势,这排场,神气不神气?>
所以说嘛,在过去,再穷的人家,姑娘出阁,坐一回花轿也是势在必争的权利。>
一辈子就这么一趟啊。>
也只有这等金碧辉煌的花轿,大锣大鼓的开道,才能称得上风光大嫁。>
要不怎么说当年两口子吵架,妇道人家让自家爷们气急了,最后总会憋出这么一句话来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