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角度也许互有不同,但是我觉得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优劣。这个细节,就是音乐。”
“我对音乐不太懂,所以,我并不在意什么曲调、意义,我只看重音乐对心灵的震撼效果。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中,音乐对于烘托电影的气氛、刻画电影人物的性格至关重要,电影音乐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感染力。”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作曲是安德列阿.莫里康内和波特,这两个人,都是捧得过哈维奖最佳作曲的好莱坞最杰出的电影音乐人,这一次,两个人头一次合作,给观众呈现的音乐,是意大利音乐和美国百老汇音乐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因为文化的关系,因为音乐风格的关系,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不管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种低缓、音域的包涵神情的小提琴曲,还是热情奔放的美国百老汇舞曲,不管是带有典型维瓦尔第风格的单簧管乐曲,还是带有明显的西部风情的跳跃的套曲,都让整部电影时而欢快时而忧郁,充满的动感和诗意。”
“尤其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出现的古典音乐,贝多芬的那首《第九交响曲》。这首音乐,早已因为里面充盈的那份热烈、那份对命运的抗争,那份对光明的无限的相反,感染了很多人。但是这部电影中,当《第九交响曲》响起的时候,画面上不是对生命的歌颂,而是死亡!是暴力,是流血!”
“当我在电影院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一下子呆掉了,那一刻,我觉得好莱坞电影人也许不会有人超过安德烈.柯里昂!没有一个人会想他这样使用古典音乐。如果说先前的那首《马太受难曲》中的女声哼唱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完美地配合画面的意义从而完成了对影片意义的高度建构的话,那么这一次,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却完成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创立,那就是反讽!”
“暴力、枪杀、流血,给这样的镜头配乐,一般的好莱坞导演,绝对会使用一些节奏感强的或者是阴郁的音乐。但是安德烈.柯里昂没有,他选择了原本充满了光明充满了自由充满了对生命渴求的《第九交响曲》,这样的乐曲,配合着在意义上截然相反地画面。产生了远远超乎人们相像地意义。反讽!通过反讽。整部电影的思考和艺术性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全心的层次!”
“在看看希区柯克先生的《杀手》。整部电影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完整的乐曲,有地只是简单的短促的配乐。情节紧凑地时候,比如说凶杀的时候,就配上跳跃的鼓声。情节舒缓的时候,就配上没有任何特色的管乐,这样的配乐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电影是门综合艺术,它要求导演必须从全方面地制作自己的电影。因此,对于导演的要求是十分苛刻地。一个好地导演,必须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电影中,而不是关注得失。在这方面,希区柯克先生,无法达到柯里昂先生地那份纯粹。”
虽然卓别林在他地文章中,表面的语气是十分平缓地,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他对希区柯克是十分不满的。
虽然他和希区柯克不对活的事情好莱坞人尽皆知。但是这一回,卓别林说的却是事实。
希区柯克对于他的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在意了。所以显得急功近利,一急功近利。电影的很多方面都无法进行推敲,所以也就显得粗糙了起来。
我不知道希区柯克看到卓别林的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表情,我也不知道凯瑞.洛克菲勒会有如何的想法,我只知道,雷电华电影公司的内部,卓别林和希区柯克这两派已经势同水火,这对于雷电华电影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灾难。
除了约翰.福特、西席.地密尔和卓别林,《洛杉矶时报》上面还刊发了不少电影人的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