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

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1/2)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朱翊钧大喜,两手一拍,道:“幺舅有何妙策,还请速速道来!”

李文进也不推辞,当下微微颔首,道:“贵妃娘娘和皇上……哦,还要再请皇后一起,同时下一道旨意给内阁,就说奉大行天子遗命,任高务实为‘观政’,随侍皇上左右。”

他说到此处,笑了一笑,解释:“固然‘观政’一职前所未有,但大行天子驾崩前的确有说过让高务实持续陪皇上读书的话,这总不假吧?而高阁老固然是高务实的伯父,放在平时,碰到这样的事可能会有意避嫌,但他对大行天子的话,履行起来却是从不打折扣的,所以皇上只要拿准了‘大行天子遗命’这六字真言往压高阁老,高阁老就必定只能认了。”

朱翊钧听得有趣,哈哈一笑,赞道:“幺舅果然妙计!哈,朕做太子时,正是务实提出了‘太子观政’制度,现在他这个太子伴读做不成了,做个‘观政’,还是陪在朕身边,朕瞧着的确是恰如其分的。”然后转头朝李贵妃看往,满脸希冀:“母妃感到如何?”

李贵妃想了想,感到这个方法的确不错,尤其是他还考虑到了内阁的反响。毕竟,要是小天子的第一道出自个人意愿的旨意内阁就不批准,直接给封驳了回来,那乐子可就大了——便如当年少年嘉靖帝被杨廷和持续封驳诏书一样,势必引起天子和内阁的争锋相对。

而现在李文进充分考虑了高拱的心态,认为他不可能公然违背大行天子的遗命,那就相当于排除了内阁作梗的不利可能,而只要内阁批准,这道旨意也就有了法理根据。

至于其余文武百官是否有意见?

呵!内阁附署之后,他们就是再有意见,也只能往和内阁扯皮,往和高拱扯皮,关我们娘俩——或者娘仨什么事?

一旁的冯保对李贵妃的脸色看得一清二楚,见李贵妃马上就有点头认可的意思,连忙打岔道:“国舅爷,您这主意虽好,但似乎有一点小瑕疵——大行天子的遗命毕竟只是让高务实陪皇上读书,这个‘观政’……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呀!”

李文进的笑脸收敛了几分,淡淡隧道:“经权有变,事急从权罢了,眼下的重要问题是给高务实一个留在皇上身边的名义,至于他具体做什么……皇上知道,娘娘和皇后知道,内阁三辅臣也知道,高务实自己更是再明确不过,那咱们还担心什么呢?再说,皇上不同于太子,陪读之说未免有些不妥,但改作‘观政’,就合适多了。”

那是当然,天子嘛,就算年纪小,理论上也是天下至尊,没人能从法理上说他没有处理政务的权利,那么相应的,他身边的随从文官叫“观政”就显然比叫“侍读”合适。

“这个……”冯保干咳一声,提示道:“万一外廷那些人又跳出来拿祖制说事,却该如何应对?”

李文进道:“太子伴读是大行天子当年临时特任的,而现在设这个观政,也是奉大行天子的遗命而为,两者之间不过是换个名字罢了,有什么大不了?若说祖制,对于皇上而言,大行天子的遗命难道就不是祖制了?”

呃,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也不是不行,只是多少有点强词夺理。

冯保仍然不肯放弃,皱眉道:“但太子伴读毕竟无品无级……”

“我也没说这观政就要有品有级了啊!”李文进面露不耐之色,摆手打断道:“冯督公,咱们要做的,是将大行天子的遗命落实下往,为娘娘和皇上分忧,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算再大,也大不过这个。”

这句话就有些扣帽子的嫌疑了,但偏偏李文进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功劳,乃至于从个人就义的程度,他都有这个资格,这一点谁都不敢否定——尤其是当着李贵妃的面否定。

所以冯保知道不能再持续纠缠下往了,否则便是不肯为主分忧,而这对一个宦官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