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务员测验,不也是变相科举?可见问题不在于测验,只在于考什么,以及这些所考项目在全部测验中的权重。>
高务实记得当年有一次和表弟一起看世界杯,他感叹了一句:“咱们国家的足球青训系统太差,什么时候才赶得上人家呀!”>
成果他表弟哈哈一笑,说:“实在贼简略——高考足球额外加分,加分上限100分,十年之后中国足球就天下无敌了。”>
高务实目瞪口呆之后,感到这固然是句玩笑话,但其中还真不是没有道理。>
试想假如大明的科举能够参加其它科目,哪怕一开端分数比值低一点,难道就不能领导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关注其他学问?>
哪怕一开真个时候,只能改革到四书五经占九十分,数学、物理各五分,以大明的人口基数,也能多出很多数学物理方面的人才来。如此潜移默化,逐步参加其他学科,逐步调剂各科分数占比,不就大事可期了?>
真正的困难,反而是第一步,怎么把其他学科参加到现行科举体制中往——那些腐儒是尽对不肯轻易答应的。>
但只要能加进往,一开真个时候无论分数占比多低,都不是问题。>
对这件事,他有一个方案,但只是一个笼统的思路,没有细化——他现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身份,细化了也没用,这都是以后科举高中、步进仕途之后的事,还要找合适的机会作为突破口,现在打算太细有什么意义?>
自己的测验是为官出仕的基础条件,这是确定的,高务实也没有放松过学习,并且此次顺道来安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
但他也不打算做一个循吏,一门心思就是升官发财过日子,他还必须把一些产业搞起来,赚钱固然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产业来给天下人做榜样——赚了钱投资工商远比投资田产有意义得多。>
假如大明的人永远只会盯着那几亩田,早晚会被西方人赶超,这根本都不必讲什么道理。>
但高务实认为这不需要讲道理,大明这个时代的人却未必看得穿,即便极少数看得穿的人,他看穿了也可能没用——闲钱没有处所投资啊!兜兜转转之后,他可能就感到还是只有买田最稳妥。>
所以高务实需要自己的产业,不是为了富甲天下、荒**荡,也不是为了暗植权势、意图不轨,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我为榜样,跟我就吃肉”。>
至于个人享受,他倒也不拒尽,但那毕竟只是顺便,而不是重要出发点。>
一个穿越者,又有这么好的家世,假如还一门心思汲汲于个人享受,也未免太丢分了。>
至于意图不轨……万一的万一,将来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上头非要弄逝世自己的话——再说吧。>
老子毕竟不是岳武穆,风波亭我是坚决不往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