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许承安的野心,打造黑木耳产业链!(2/3)
村民们表示赞同。
吃大锅饭的教训大家都经历过。
分田到户后,自己的田地大家积极性高涨,护理得非常好,屯子今年的粮食产量涨了一大截。
大锅饭时代,就常有出工不出力的人。
“这看护的木耳地怎么分配,我觉得按照分田到户的法子最合理,一是按各家各户的人头数量,二是抽签决定,大家觉得咋样?”
“我代表施家同意!”
许承安第一个举手。
施家在屯子里最少,分的木耳地也最少。
最吃亏的都表态了,其他人还能有什么意见。
再说了,大家也确实找不到比分田到户更有说服力的分法了,毕竟这可是郭嘉规定的分法。
于是,当天下午全村一致通过,每家每户当场找代表签名,确定集体林地用于黑木耳的种植项目和收益分成法子,并抽签决定看护的林地位置。
翌日上午,许承安骑着小嘉陵去了一趟镇政府,找到周建国:“周书记,我想聊下让黑土屯脱贫的想法。”
周建国瞬间来了精神。
许承安新宅大喜当日,他喝喜酒后和对方谈过话,希望这位知青能带着黑土屯脱贫,没想到这才一个月不到,对方就开始行动了。
许承安把打算带村民们种黑木耳的事和周建国一说,这位镇书记顿时眼睛发亮,惊喜不已:“好,非常好的想法!你这点子我觉得很有机会成功,到时黑土屯可就不是脱贫那么简单了,还能致富啊!”
而且,这条路可不只是黑土屯能走,阳平镇那些有集体山林的村子都能走!
而这些村子,通常都是耕地最少最穷的。
周建国目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许承安这这番话不只给黑土屯指了明路,对他这个镇支书也大有启发!”
一旦黑土屯成功了,他甚至打算在阳平镇其他有条件的屯子也都大力推广!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毕竟这是许承安的点子,而自己一推广的话,黑木耳种得多,就和黑土屯形成竞争了。
许承安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微微一笑:“周书记,如果我们黑土屯当试点成功了,其他屯子也是可以推广种黑木耳的,我甚至能提供技术和经验!”
周建国不由得惊讶。
许承安竟然主动让自己推广,这不是找竞争对手吗?对他和黑土屯,似乎都没任何益处啊!
许承安缓缓地道:“周书记,其实我还有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让阳平镇所有有条件的屯子都种上黑木耳,而我会致力于整合资源,通过给咱们的木耳干大力宣传,把它包装成为咱镇子的明星招牌农产品,打造出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并打通木耳干的更多销售渠道,让它远销省内外,让阳平黑木耳成为驰名全国的副食农产品!”
听了许承安的话,周建国被镇住了。
如果说许承安打算带黑土屯种黑木耳的想法让他感到惊喜的话。
许承安整合资源,包装黑木耳成招牌产品,打造产业链,成全国驰名副食农产品的宏伟目标则让他感到震撼。
周建国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个知青的格局,这是他都不敢想的事!
不过这条产业链要真的能打造出来,销售全国的话,整个阳平镇的经济都会起飞!
周建国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身为镇书记,在这么一个能改变镇子命运的机会面前,他无法淡定。
这就是许承安不怕竞争,还会主动向全镇推广的原因。
这条产业链是自己打造的,整合资源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渠道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有种黑木耳的屯子就成了给自己挣钱,何乐而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