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能借助买东卖西的机会,在大商会的夹缝中生存壮大。>
队伍两分。>
留下的人先是卖了隋地带来的土特产,然后向收货的掌柜问道:“掌柜的,这里的渡口可有船厂?”>
“江陵渡口自然有船厂。”>
通过之前的交流,掌柜已经知道几人是外乡人,也就不奇怪这些人为什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
“掌柜的,这里的船厂可以帮其他人改造船只吗?”一行人眼睛一亮,连问道。>
掌柜摇头道:“这我还真不清楚,你们可以找渡口的向导问问,有的话,你让他们带你们过去就是了。”>
“多谢掌柜的。”>
一行人出了店铺,找到渡口向导。>
在向导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一家船厂。>
“喏,这里就是你们要找的地方。”>
闻言,当中一人连拿出《字典》翻查起来。>
看到这情形,带路的小向导笑道:“这上面写着江陵船坞公司。”>
拿着字典的人很快点头道:“嗯,他说的对。”>
其他几人一边掏钱一边赞道:“小兄弟年纪不大,竟也识字,真是了不起。”>
小向导歪着脑袋接过钱,想了想道:“几位客官来自隋地?”>
“咦,你怎么知道的?”>
“哈哈,我大乾早就普及了教育,连我这样的小孩子都认得字,你们竟然还在查字典,那说明你们新附我朝不久。”>
说到这里,小向导一脸骄傲道:“要知道陛下每下一地,最是重视民间教育,前几个月,报纸上就说唐境已经被我朝拿下,几个月过去,寻常的常用字,想来你们也不用查字典了。>
如今我大乾全据东方,只有西边的隋地和海外异国在征伐当中,>
看相貌,听口音,就知道你们是中原人士,不是来自隋地,那来自哪里?”>
一行人呆若木鸡,看身前的小向导不超过十岁,本以为是出来赚钱贴补家用的贫寒子弟,不想有这样的见识。>
若大乾所有小孩子都这样,那简直不敢想象。>
“小兄弟好生聪慧,长大后必定不凡,不知怎么称呼?”>
商贾在隋地自然没有什么地位,所有一行人还处在旧观念当中,对有文化的人很是敬佩。>
“我叫马良,是老师带我们出来历练的,老师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向导要察言观色,揣摩客人心理,最是能锻炼人。>
好了,几位客人,你们快进去吧,江陵船坞公司隶属荆州庞家,做生意最是公道,你们有什么要求,跟船厂的负责人说就是了。”>
“多谢小兄弟。”>
“不客气。”>
说完,马良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古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路行来,大乾腹地的本土人并未歧视我等外乡人,民间百姓能指点江山,小小孩童能纵论天下,>
果然不愧是赵大家所说的人间天堂,>
这次回去,我一定要把家中小辈带来,让他们在这里好生学习,长大了有出息。”>
听了这话,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认同。>
虽然他们对大乾的了解还很片面,可所见所闻,对比之前的生活,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想要举家搬迁来此,那我等还需尽快赚取银两。”>
“王兄说的对,我们还是尽快改好船,早点回去。”>
江陵船坞公司所属的庞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