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形成倒卷之势,或能一举打消东路威胁。”>
相比坐以待毙,早已习惯主动的李克用自然喜欢这样的建议。>
况且真让东南两边的人马汇合,对方的兵力就超过了城内的他们。>
若是到时候对方留下一部分人马包围潞州,其他人攻打地方,哪怕不占据城池,专门破坏城外农事。>
长久下来,潞州和晋地都支撑不了多久。>
一念及此,李克用起身道:“就依我儿之策,今夜我军出城,奇袭东方。”>
“诺。”>
一众人应命后各自离去,吩咐手下将士做好准备。>
时间一点点过去,夜晚很快降临。>
为拖延被西凉军发现的时间,李克用特意吩咐十三太保从北门出发,然后绕道去东边。>
这方法不错,徐荣为防止被李克用夜袭营地,虽然在营地外和南门外安插了探子,可北边城门处却是没有安排人。>
直到城中火起,有人出城传来消息,西凉军上下才知道潞州城内的骑兵倾巢而出了。>
“身份没有问题。”>
检查过来人的身份令牌以及询问了一些大乾内部的事情,徐荣确定来者是监察院埋伏在城中的细作。>
想不到自己等人的随口之语竟然真的发生了,帐内被从床上召集而来的一众将领不由面面相觑。>
“这李克用真是找死啊。”>
众人感叹,若是晋军上下在陛下到来后,依托城墙据守,凭借潞州城的坚固和晋军所剩的兵力,大乾和对方或许还要僵持一段时间。>
可对方突发奇想,放弃了城墙之固,出来和他们大乾军野战,无意是以卵击石。>
“莫说其他,你等先行和我去支援陛下。”>
徐荣哪怕知道东路军应该没有危险,可作为臣子,知晓有敌去攻打君上,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诺。”>
帐内众人神色一肃,连出帐去召集手下集合。>
为避免晋军声东击西,徐荣只带了五万骑兵往东出发,剩下的人全部留守营地。>
“斥候散开,小心晋军埋伏。”>
五万人马点燃火把,在黑夜中如同一条火龙向东蔓延。>
可骑兵行进的速度并不快,李傕不由疑惑道:“徐帅,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
“是啊,要不要加快速度?”>
其他将领也是不解,救援陛下不是十万火急的事吗,怎么大帅优哉游哉的。>
徐荣环顾四方,四周山野在淡淡的月光照耀下,只能看见朦胧的轮廓,耳边尽是些虫鸣鸟叫。>
“虽说晋军一路朝东,乍看之下是突袭陛下,可对方毕竟不知陛下身份,在晋军看来,东路军和我西凉军的性质是一样的。”>
“我猜晋军倾巢而出,是想先击退一路人马,避免两军合力,所以,晋军可以东出截击陛下,也可以停在一地埋伏我等。”>
众人恍然,觉得徐荣说的有理,若是李克用知道他们两边是一起的,而大乾皇帝在东路军中,当然会孤注一掷,擒贼擒王。>
可对方并不了解情况,保不准会利用他们护敌心切,加急赶路的心态而埋伏在路上。>
徐荣猜想的不错,李嗣昭在出城前就向李克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晋军也做了两手准备,若是西凉军急冲冲地在黑夜中赶赴东方,他们就调转方向,打西凉军一个埋伏,若是西凉军不至,那就继续向东。>
“启禀将军,西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