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楚歌怀中的婴儿,关心地问道。>
楚歌笑道:“国丈大人翻阅无数典故,今早前来跟我说‘弘’字最好。”>
“弘字意为广大,发扬,想来父亲是希望弘儿长大后能为陛下分忧,光大大乾基业。”>
蔡琰念叨了弘字几声,然后又把两个字连起来念。>
念着念着脸上就带上了笑意,抱起婴儿亲了两口道:“弘儿,弘儿快快长大,长大后好为你父皇分忧。”>
两天后,貂蝉为楚歌诞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楚浔。>
大乾皇室诞下龙凤,自然是举国欢庆,加上刚刚抢收的秋粮迎来大丰收,楚歌直接下令天下百姓免一年田赋。>
“陛下万岁。”>
“太子,长公主千岁。”>
得了好处,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各地百姓见面后都是笑逐颜开,互相抱拳道喜。>
——>
皇宫议事厅。>
楚歌抱着女儿坐在上首位置,下方坐着各部大臣。>
这几天众臣也见怪不怪了,陛下自长公主出身后,就每日带着来见他们这些大臣。>
看着怀中肌肤幼嫩,眼睛大大,一点也不怕的小婴儿,楚歌心道:看你们这些老脸,哪有看自家女儿舒服。>
“你说是吧?小宝贝。”楚歌轻声说到。>
话落,怀中的小婴儿仿佛懂了,脸带笑意地张开小嘴吐出个泡泡回应。>
“哈哈。”>
见状,楚歌更加欢喜了。>
下方的糜竺无奈,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陛下,经过各地官府上报的数据,今年天公作美,秋粮将熟之际,都是好时节,是以各地粮食少的比往年增收一成,多的比往年增收三成。”>
“恭喜陛下,定是长皇子和长公主诞生,为我大乾带来了好运。”>
糜竺话音刚落,越发肥胖的董卓就笑眯眯的拍上马匹。>
聪明如董卓,知道这个时候拍陛下的马屁,不如侧面拍长皇子和长公主的马屁,尤其是被陛下视若珍宝的长公主,一句夸赞抵得上往日千百句。>
果然,董卓说完,就迎来了楚歌赞许的目光,董卓得意的坐下,面对同僚或鄙夷或敬佩的目光,他只管嘿嘿笑着。>
糜竺所说的各地粮食大丰收,原因楚歌自然知道,这是他升到九十级觉醒的特性——风调雨顺的原因。>
楚歌暗道:“别看今年,往后的年月,我大乾治下,粮食会年年丰收。”>
说完了粮食的事,糜竺坐下,李大壮出列。>
“陛下,宋地和明地的两界山已于半月前打通。”>
“嗯,不错。”楚歌抬头看向李大壮,吩咐道,“既然两地阻隔已经打通,那后续的铁轨铺设工部要加紧,只有把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国百姓才能统归我大乾治下,忘记昔日身份,若是人员不够、设备不足可让各部门配合。”>
“是,陛下。”>
李大壮之后,蔡邕起身道:“陛下,明地西部经过农民军多年最乱,如今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若是想恢复往日生计,恐要迁移百姓过去充实地方。”>
移民啊。>
楚歌不禁头痛,还是那个问题,大乾如今疆域太大,地方上工作作坊兴起,各地都缺人口,缺工人。>
新地方不说环境,各种配套设施必然不齐备,更别说工厂了,让百姓移民过去,就算能多分几亩地,他们都是不愿意的。>
毕竟随着这些年大乾工业的普及,百姓农闲时在工厂做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