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甚至嫂子像小叔子借种以延续长房血脉这样的事在民间乃至我们这样的勋贵家中都是常有的事,你不要有什么顾虑!”>
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眼下的女子都十分保守,很重视名节,但如果同传宗接代比起来,无疑后者为大。>
虽然贾珠已经上了尤氏的床,但是在贾敬面前,他还是要尽量表现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贾敬见此不由得笑道:“珠哥儿!你不是想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入道吗?只要我那儿媳妇能怀上,我便告诉你我入道的缘由,可好!”>
贾珠确实非常想知道贾敬为什么放着近手可得的富贵不要,跑去当道士,因此便道:“好!既然如此我就答应大老爷这个请求,只是大嫂子那边......”>
贾敬淡淡的说道:“你放心!我会寻个空回家一趟,她那边我亲自来说,想来没什么大问题!”>
贾珠见此仍旧有些犹犹豫豫的说道:“虽说如此,但大爷能不能给侄儿点时间,侄儿这心里头总觉得有些对不住珍大哥!”>
贾敬见贾珠一脸诚恳,因此便道:“好!那我就给点时间,但你也要知道,我这身体只怕撑不了几年了,你要尽快让我看到希望才是!”>
......>
养心殿之内。>
景安帝正坐在书桌前看贾珠的那份三千字的策论,而北静王水溶手里同样拿着一份相同的策论在看,只不过她手里的这一份却是手抄本。>
良久,景安帝方才将手中的策论放下来,而后说道:“水儿!贾珠这篇策论,你觉得如何?”>
水溶忙拱手道:“父皇!儿臣今日一观,实乃惊为天人,不但条理清晰,而且分析的极为透彻,有着超前的眼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这篇策论太过于惊世骇俗了,所以父皇,儿臣建议这份策论最好还是不要对外公布的好!”>
景安帝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可是宋严跟朕说,贾珠的前两科都是最优,当列第一,只是这最后一科被朕给截胡了,若不然三科第一实属贾珠无疑了!”>
大明王朝有官报,每届考生前十名的答卷,特别是策论以及诗词都会由翰林院的官员进行整理,而后刊印发行天下,以备天下读书人拜读。>
景安帝当初出这道策论题,就是为了给其他考生增加难度,给贾珠放水,好让其成为本届长安府的解元,但是贾珠答得太好了,以至于景安帝都有些不想让这篇分析透彻的策论流传出去。>
但是如果这么做的话,那就必须将贾珠的名次放在十名开外,这显然有些不符合贾珠这个文曲星加身的先决条件,若是景安帝这么做了,那么长安城的百姓及至天下读书人多半会骂他是不识人才的昏君。>
水溶盯着策论又看了一遍,方才说道:“父皇!儿臣方才观这策论应该是分为上、中、下三篇,是而儿臣认为父皇只需将这上篇发还给礼部官员审阅即可!”>
读书人最重名利,若是贾珠的排名在十名开外,那么对于贾珠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而且水溶也有私心,她不希望自己看上的男人因为太出色而不能金榜题名。>
景安帝拿起策论又重新看了一遍,方才笑道:“这么看来,确实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篇,既然如此就把这上篇放出去,想来以这上篇贾珠也能获得解元无疑了!”>
水溶心中自然为贾珠赶到高兴,因此便说道:“父皇!贾珠先前答应儿臣,只要他考中举人,便会为儿臣效力,所以儿臣便想该给这贾珠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比较好,王府长史如何?”>
景安帝淡淡的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说贾珠有大才,也是你看中之人,我皇室血脉如果能有他的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