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像是要吃人,这是熬了无数个夜的结果。
他必须很想向波克罗夫斯证明点什么,更想能够造出华国当前最需要的导弹。
“那只能张师傅慢慢磨,看能不能磨出来。”老李呢喃道。
“麻烦老张了,你和他好好说,这是最后一个插队的工作。”
在这个没有精密车床的时代,稍微对精度有点要求,就只能靠人来手磨。
8月7日凌晨,半埋式发射井的混凝土盖板缓缓滑开,指挥部地下掩体的阴极射线管屏幕上,代表导弹实时轨迹的绿色光点正撕破电离层。
钱学森注意到波克罗夫斯基的瞳孔突然放大,这位曾主导苏联-2导弹设计的专家丝毫没有想到-2导弹还能有如此潜力。
“钱!你们这不是-2.”他此刻正死死盯着屏幕,那上面的精度范围显示着500m这个夸张的数字。
钱院长得意的笑道:“我们这当然不是-2.
我们从一开始不就说过了,我们要研发的是-1吗!”
波克罗夫斯基起身狠狠握住钱院长的双手,紧盯着对方说道:“钱,我们是朋友,你必须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作为-2的设计专家,压根不信这玩意还能有这潜力。
他们设计时候的理论精度都到不了500米。
哪怕钱口中的-1只是一款近距离地对地导弹,但500米的精度足以让他们忽略掉所有缺点。
500米什么概念,这个精度已经和阿美莉卡最先进的同射程地对地导弹一个水平了。
这样一款导弹居然诞生在华国,诞生在这个从未研发过洲际导弹的国家。
波克罗夫斯基觉得过于不可思议。
不过他也很庆幸,庆幸自己还好没有和其他苏俄同行们一样撤回莫斯科,而是选择在这再呆一段时间,才能见证这样的奇迹。
翻译把波克罗夫斯基的话说给钱院长之后,他冷笑道:“抱歉,这是不可能的。
你们撕毁了协议,也就不再拥有-1的技术资料共享权。
是你们自己放弃了它。”
“钱,我为低估了华国同行们道歉。”波克罗夫斯基的喉结上下滚动,手指按在地震波记录纸的峰值曲线上一动不动:“但技术资料你必须给我。”
钱院长放声大笑,笑声在狭小的地下掩体中回荡:“你和我说没用,我决定不了。
不过你有一点没说错,你们确实低估了华国人!”
/kejiruqinxiandai/4638790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xzz958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