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夯货在一旁走着,郭守敬则是跟马周闲聊起来,说的更多的无非就是稷下学宫之事儿。
时间还在不紧不慢地走着,一晃眼,就已经到了五月中旬。
天气格外炎热,京畿一带大旱!
老百姓们本就是靠天吃饭,惟愿一年四季风调雨顺,遇到大旱、涝灾的天儿,极有可能一整年
颗粒无收!
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皇宫也将多余的土豆菌发给了
老百姓,还嘱咐他们要埋进地里好生种植。
对于这种叫什么‘土豆’的玩意儿,绝大多数人都还抱着观望的态度!
但有马周、郭守敬、李宽等人出面,一个个还是依着吩咐,将土豆苗栽进了土壤之中。
如今时期的人口较为稀少,庄稼田还是有不少的,凭这点儿人压根就不可能耕种地完,有闲置的田地也是正常的事儿。
长安城郊,丰乐村。
一个身形消瘦、满头白发的老汉坐在田埂上,望着高高悬挂的烈日发呆,长吁短叹。
他跟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祖上十多代也都是跟庄稼汉,在这深厚的积累之下,却也明白一件事儿:
久旱必有蝗!
蝗虫
这些吃人的玩意儿,又有多久没见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村头有一行人也兴高采烈走了回来
一个个手中都还拿着不少的东西。
这些人都是刚去雁云城赶集回来!
“童伯,在看什么呢?这般入神?”
一个村民还扛着几袋东西,也从田边路过,喊了一嗓子。
那老汉也没正面回答,只是望了一眼,又摇头叹息:“这个冬天,不好过咯….”
若闹了蝗灾,短时间内还能用存粮去顶替,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尤其是冬天!
今年怕是要没了收成,这缺少粮食,压根就没法子过冬!
“爹?”
一个黄面大汉走了过来,手中还拎着一堆东西;憨憨一笑:
“俺将那些土豆苗儿领回来了。陛下还说一定要好生照料!咱们种去哪块地里的好?”
“陛下?”
童伯拧了拧眉,在脑海中浮现了李宽的脸,目光也不由变得深沉,喃喃:
“他可是有大本事之人呀!”
老汉抬起了头,一脸郑重:
“二牛,将这些土豆苗全种到咱家池塘边的那两亩地去!你跟你婆娘也甭下别的地里忙活了,好生照顾新庄稼就成!”
“村南?爹,那两亩可都是上好的良田!不是还得留着拿来种些菠菜、胡荽什么的吗?”
二牛撇了撇嘴,还有几分不情愿,又嘟囔着:
“俺已经答应了小茹,年关的时候要给她扯一身新衣裳的.”
那两亩地本来是打算种点蔬菜水果,也好拿去城里卖了换钱,等过年时手头上攒了些闲钱,就可以给他婆娘做新衣服了。
日子尽管过的紧紧巴巴的,却好歹还有些盼头!
如今自个老子那般安排,那不是瞎捣乱吗?
“爹!这土豆苗….”
他似乎还极为不乐意,又看了看左右,小声道:
“陛下那种身份的人,压根就没下地里干过活,又哪儿懂得什么?大伙儿都琢磨着随便种一下就得了,没打算怎么管。咱们..”
要不也一块儿种到村北的地里得了,也省的麻烦!
整个丰乐村,就要数村北的土地最为贫瘠,没怎么开垦,村民们大多也安于现状,不愿在土豆苗上下功夫。
从雁云城回来的时候,一行人就商量着将土豆苗全种到村北去,究竟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