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不超过五份。>
双语期刊,国内外同步发行的只有这么一份。>
她的名字将随着论文,被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看到,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
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医生和护士们也都拥进了内科诊室里。>
互相传阅那份《中华医学杂志》。>
“论文能刊登在这么权威的杂志上,李医生真是了不得。”>
“这下子,咱们轧钢厂医院也跟着出名了。”>
“我觉得,要不了多久,李医生的级别就要提一提了。”>
“咱们医院的内科主任位置空缺很久了。”>
“上面不是有意丁医生担任吗?”>
“这有区别吗?”>
“呵,也是...”>
花花轿子人人抬,更何况这是轧钢厂医院成立来的第一遭。>
医生和护士们都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然,也有一些老油条,敏锐的注意到了第二作者的名字。>
心叹,这个李东来还真会做人。>
...>
院长办公室内。>
焦院长看到桌子上摆着的《中华医学杂志》。>
来不及坐下,就迫不及待的打开。>
当目光着落在第二作者的名字上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一下。>
第二作者,这小子还真是舍得。>
许久,才缓缓翻开论文。>
一个字,一个字。>
一行,一行。>
连标点符号都没错过。>
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他才读完论文。>
论文并不复杂,也不涉及深奥的人体学知识,但是思落却很开阔。>
尤其是严谨的步骤,让焦院长叹为观止。>
其中一些琐碎的注意事项,更是让他连想也想不到。>
合上论文,焦院长闭着眼回顾整篇论文。>
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插管洗胃术》似乎是经过上万次实例改进,然后由无数医生完善的一样。>
神奇。>
神奇。>
太神奇了!>
焦院长抚摸着粗糙的杂志封面,嘴角微微扬起:“这个李东来,真是一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赤脚医生?”>
“也罢,本来就是个人才,你大方了,我也不能小气。”>
他摇动了电话,电话通了之后,对接线员说:“麻烦转接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十秒后,听筒里传来琐碎的声响,然后是一个严肃的声音:“这里是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我,医院的老焦,李医生的论文已经发表了。”>
“发表了?大好事呀,我马上让办公室的同志送一份过来。”>
“我已经看过了,精彩,十分精彩。李医生的这篇论文技术含量很高,足以改变咱们目前在洗胃技术方面的不足,并且在国际医学领域也会引来广泛关注。”>
“外国也关注?真有这么重要?”>
“对,就是这么重要!”>
电话对面沉思片刻,缓声说:“那我们要好好表扬一下李东来同志了。”>
...>
中午,喧嚣了一个上午的机器停了下来,工人们拿着饭盒陆陆续续的走出车间。>
突然,空气中传来一阵热情洋溢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