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贾张氏是不是真心的,她确实是开始劳动了。>
这年头,劳动最光荣,等到了年底,四合院肯定会因为这件事被街道办表扬。>
当然了,贾张氏能坚持到年底的话。>
遇到秦淮茹的时候,李东来简单的表扬了秦淮茹两句,便把精力放在了寻找黄立人身上。>
根据档案显示,黄立人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鬼门关胡同。>
饶是李东来知道京城有很多奇怪的胡同名字,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被吓懵逼了。>
居住在鬼门关胡同的住户们,每天回家的时候,该多膈应啊。>
“爷,您住哪儿?”>
“鬼门关胡同!”>
“......”>
两人当街打招呼,那位问话的,肯定得被吓得打个哆嗦。>
更让李东来感到奇怪的是,他翻遍了京城的地图,还问了好几个人,都没有找到鬼门关胡同在哪里。>
直到有一天李东来同顾慎提起这件事,才从顾慎那里知道鬼门关胡同是前朝的称呼,位于宣武琉璃厂西侧路北,后来被改名为国关胡同,现在因为距离铁厂比较近,被称为铁厂胡同。>
一天上午,李东来趁着工作不忙,骑上自行车便来到了琉璃厂西侧路,按照顾慎指点的方向,他找到了一条很小的巷子,巷子只有一米多宽,有七八户人家,另外一边是西北园胡同。>
李东来推着自行车走进胡同,在第三家的门前站定,敲了敲门。>
“谁啊!”>
伴随着吱宁的一声,一个身材魁梧,身穿蓝黑工装的魁梧大汉拉开了门。>
大汉的蓝黑工装上印有铁厂的标志,他应该是铁厂的工人。>
大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打量李东来:“同志,你找谁啊!”>
李东来笑道:“大哥,黄立人是不是住在这里?”>
“黄,黄立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大汉想了一下,没有想起来,伸手就要把门关上,却被李东来拦住了。>
“同志,他可能在十几年前,在这里住过,您再仔细想想。”>
见大汉有些为难,李东来掏出一根烟递上去。>
大汉看着烟盒子,忙伸手接过烟,小心翼翼的夹在耳朵上:“大檐帽,嗨,真是个讲究人。你今天算是问对人人了,这大院里的人都是钢厂后来分配进来的,他们肯定都不知道,不过呢!我隔壁的一个刘大叔是二十年前搬到这个大院里的。进来吧,我带你去见他。对了,我叫郝耀良,是铁厂的铲煤工。”>
李东来点点头:“郝同志你好,我姓李。”>
说着话,李东来跟着郝耀良进了大院。>
院子比四合院院小得多,只有一座院子,大瓦房里住满了住户,屋檐下的绳子上挂着晾晒的衣物,几个孩子在墙角挖蚯蚓玩。>
一个孩子看到郝耀良,跑过来指着李东来问道:“大头郝,这位是你朋友啊?”>
郝耀良伸手把孩子拎到一边:“滚蛋,什么大头郝啊,我叫郝耀良!”>
孩子们闻言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哈哈哈,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郝耀良无奈的摇摇头,冲着李东来讪笑道:“这帮小鬼,太特么的会编了。”>
说话间,郝耀良推开了西边的一个厢房的门,屋内黑乎乎的,郝耀良冲着里面喊了一声:“刘叔,搁家吗?”>
“啪嗒”一声,屋顶的电灯被人拉亮了,一个男人坐在轮椅上,上下打量李东来。>
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