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呢,你有什么办法吗?大明把门一关,我们连磕头的地方都没有!要是能透露一点点消息,我愿意把头磕烂!现在是,磕头都没地方磕!”李后白往后一躺,直接躺在了地上,目光空洞的看着四夷馆内的参天大树说道:“以前,我到大明来都是住会同馆的,这代表大明把我们当自己人。”
“现在,我们住四夷馆了。”
四夷馆和会同馆挨得很近,但小小一道院墙,就是天壤之别,大明已经看清楚了朝鲜的真面目。
李舜臣愣了很久很久,和李后白坐到了一起,把酒壶直接抓了起来,狠狠的灌了一大口,咬牙切齿的说道:“事大交邻,事大交邻,这是祖训!自俺答汗入寇之后,朝中士大夫个个看轻大明,说些怪话,现在好了,大明缓过劲来了,倭寇来了,大明都不肯帮忙了。”
“这些怪话,陛下肯定听到了!”
李舜臣对朝鲜朝中的风力看不明白,祖宗成法说的多明白啊,最大的事就是交好大明,有大明一口吃的,就有朝鲜一口汤喝,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结果俺答汗入寇京畿的消息传到了朝鲜,朝鲜成均馆那些士大夫们,人人欢欣鼓舞,嘲弄大明武备松弛,好像朝鲜就不会。
现在好了,倭寇来了。
“那些话,大明朝廷一直知道,只是不在意罢了。”李后白躺在地上,看着梧桐树叶飘落,满是嘲弄的说道:“可不是俺答汗入寇之后,在那之前,大明武宗皇帝那些下三滥的谣言,全都是遣大明使臣编的,什么武宗皇帝喜欢娼妓,每到一地就强淫妇人之类的谣言,极力的把明武宗塑造成无恶不作、不守礼仪、欺男霸女、穷兵黩武的样子。”
“好像嘲讽大明,就能获得一种病态的自豪感。”
“当真大明一点都不知道吗?”
大明可太知道了,甚至鸿胪寺的官员不止一次训诫朝鲜使臣,不要胡说扫地,完全是被气到了。
“织田信长遣对马岛岛主宗义智,督促朝鲜国王入倭参洛,以示臣服,否则将加以诛罚,这就是找借口宣战了。”陈学会将一份塘报交给了李舜臣,他也看出来了,李后白已经完全没了心气儿,也就是这个李舜臣还有点样子。
参洛,就是让朝鲜国王到京都参见倭国天皇,这种参见是完全臣服的表示,去了不回去的那种,如果不去,倭国将会进攻。
“陈侍郎容禀!我王绝对不会去参洛,这哪里是参洛,分明是去送死。”
“而且,倭寇哪里是要进攻我们朝鲜啊,分明是要进攻大明!”李舜臣终于见到了朝中的大臣,立刻将一本奏疏拿了出来,十分恭敬的呈送说道:“这不是我说的,是织田信长说的!”
“倭国是为了假道朝鲜伐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还请陈侍郎明鉴。”
无论如何要请到大明天兵入朝作战,光靠朝鲜绝对顶不住!李舜臣对朝鲜的军力门清儿,一群花拳绣腿的花郎,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
陈学会打开了奏疏,看了许久,才说道:“可有物证?”
织田信长在提刀上洛之后,就对所有家臣说了他的宏图伟业:‘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
合三国为一,这是织田信长布武天下从一而终的口号,统一倭国不算完,吞并朝鲜不算完,只有席卷大明,合三国为一才算布武天下。
大明在琉球、在长崎,相继击败了九州岛的倭寇,建立了长崎总督府和长崎行都司后,这个口号,才算是偃旗息鼓,没人再谈及。
“此有通信使往来国书为证!”李舜臣闻言大喜过望,立刻俯首说道:“国书里有唐国迄三字可做证明,倭国将大明称之为唐国,唐国迄的意思就是入唐,我有很多的书证,物证,还请陈侍郎奏闻陛下。”
李舜臣没有骗大明的意思,朝鲜和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