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国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国了!(4/5)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行,那就下章礼部部议,拟旨吧。”朱翊钧倒是不反对,黎牙实这个泰西人回去说这件事,也好过派一个大明人过去冒险要强。

朱翊钧恩准了黎牙实的请求,继续处理自己手里没有批完的奏疏,看着看着,朱翊钧就乐了。

“哈哈,这个儒生,多少有点想不明白咧。”朱翊钧手里这本奏疏是万历十一年新科进士孙湛吾写的奏疏。

孙湛吾认为,三月游园踏青时,各家都要带上女子,有很多还是青楼女子,实在是有伤风化,淫纵攀比之事屡有发生,而且现在聚谈之地,多数都在太白楼,而非学馆,极其不庄重。

太白楼是个青楼,聚谈都选在那里,是有些原因的,很多聚谈都是打着聚谈的名义,目的是为了逛青楼!

孙湛吾的意思是应该禁止游园踏青携带女伴,为了防止风气的进一步恶化,聚谈之地也应在学馆。

朱翊钧想了想,批复道;【你学狐狸叫,他去买条鱼,吾心吾行澄如镜,所作所为皆正义。】

狐狸叫和买条鱼,就是狐鸣鱼书,其实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不带女子去踏青,恐怕会引来缇骑的关注,这帮大老爷们聚在一起,万一其中某个点子王说出一句:国民苦不堪言,大家的家人也一样吧!

那不是搞出大乱子来了?

朱翊钧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言论,孙湛吾的发言,都算不上过分。

“王次辅又没有在内阁坐班?”朱翊钧拿着一本奏疏,眉头紧蹙的问道。

冯保想了想说道:“王次辅就没在内阁坐过班,实在是不想看到先生,惹不起,躲得起。”

这是王崇古的原话,他惹不起张居正,只好躲着,不在张居正面前转悠,要不然张居正天天看着他心烦,要揍他,他还打不赢,找谁说理去?

“把这本奏疏下章内阁,交给王次辅处置。”朱翊钧将一本朱批的奏疏递给了冯保说道。

奏疏的内容是关于西山煤局的。

王谦在燕兴楼提醒大明皇帝,有人把主意打到了造船厂的头上,让朱翊钧意外的是,这第一波攻势,没有打到造船厂身上,而是打到了西山煤局的身上。

西山煤局作为官厂,最近将煤市口弄到了手里,这的确是与民争利,毕竟大明的官厂,真的搞不出三成黄土的蜂窝煤来。

这一下子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批评王崇古聚敛的声音再次响起,顺道把朱翊钧给一道骂了一顿。

在大明,骂皇帝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人君之失民心,常自聚敛始。盖上好聚敛,则兴利之臣必迎合上意,以刻剥民财。此人心所以怨畔,而天下困穷也,此夫上以仇敛下,则下必以仇视上,此理势之必然者也。

惟用掊克聚敛之臣,使之损下益上,蠹政而殃民,至于掊克之臣,阿意顺指,同恶相济,合而为一。故民不聊生,多饿殍,疲困而无所告诉也。

朱翊钧又从儒生那里学到了一个词,掊克之臣。

就是说为了聚敛钱财不择手段,无德无仁、无贤无良之人。

这个词出自诗经,孟子·告子下亦云: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

就是有德的人不能居高位,聚敛的佞臣在朝,国君就可能失国。

再用王崇古,大明就亡国了,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对王崇古攻讦的是晋党,朱翊钧下章内阁,交给王崇古去办,就是让王崇古去清理门户。

“这些个贱儒,这些个道理讲的都对,但就是抛开事实不谈,先生和王次辅拼命的拦着,不要给官厂更多的权力,煤市口这事儿,是无奈之举,毕竟柴米油盐柴字当头,王次辅管了西直门煤市口后,价格稳定,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三成黄煤悉数被淘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