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五十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

第四百五十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2/3)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毅低声说道:“其实铜料最多的地方还不是吕宋,据我所知,智利总督区的圣地亚哥,拥有一处露天的铜山,品位极高,但智利总督区对银山更感兴趣,铜山进行了封锁。”

“这是红毛番殖民地的普遍做法,如果能够开采,就会据为己有,如果无法开采,就会封闭,并且设有开矿禁令,任何人没有总督府的批准,不得开采挖掘提炼,违反禁令,将会被吊起来,把血放干,悬挂于矿山附近威慑。”

不要跟泰西的番夷比残忍,那不是大明擅长的领域。

陈成毅第一次带着人抵达铜祥镇,彼时还叫蓝贝的矿山,矿山的附近,都是被挂在树上倒挂而亡的土著,这些人在这里淘金,被殖民者发现,割破了血管,倒挂在树上,而这些风干的尸体,威慑着盗采者,殖民政府的残忍禁令,得到了贯彻执行。

谁控制了矿山,谁就控制了这片领土。

这一点陈成毅深有体会。

“滇铜还是要办的,大明对铜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汪道昆看完了奏疏,并不认为海外铜料大量入明,大明就应该放弃对滇铜的开采,虽然朝中不断有这种风力,但作为工部尚书,汪道昆坚持滇铜开采开发,这是云南支柱产业,如果砍掉了滇铜,恐怕云南地方永远是蛮荒之地。

汪道昆继续十分肯定的说道:“大明的白银堰塞,让大明的白银陷入了流通障碍,白银在北衙、南衙、松江、宁波、广州形成了实际上的白银堰塞,这是流通的障碍,想要彻底打破白银流通的堰塞,需要就是铜。”

“需要万历通宝。”

申时行继任了松江巡抚之后,和汪道昆依旧保持着书信来往,申时行说,金钱不对穷人开放,是有理由的。

白银集中在大明最繁荣的地方,造成了物价的昂贵,而白银也成为了遮奢户向下朘剥的利器,钱总是流向最不缺钱的地方,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而白银,一如过去的土地兼并一样,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白银流转的通畅程度,影响到了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蜕变,大量流入大明的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空转,这种空转,形成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扩大。

想要打破白银堰塞,减少货币对百姓的朘剥,就应该从铜钱下手。

“如果大明朝廷每年可以铸万历通宝五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每年可以铸造万历通宝七十亿枚,那么堰塞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铜钱还是大明大多数百姓们使用的货币,而不是白银。”汪道昆和户部尚书王国光深入沟通过这个问题。

华殿廷议后,彻底离开朝堂这个大漩涡。

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王崇古换上了自己的官服,来到文华殿偏殿,等到缇帅赵梦祐净鞭三响之后,和其他廷臣一道,走进了文华殿内,开始每日廷议。

“陛下,臣以为给事中刘铉、彭应时、御史尹瑾、高维崧等人所言皆为旧事,王次辅引咎归辞,以旧事去大臣,臣以为不妥,还请陛下三思。”张居正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王崇古致仕这事,他不同意。

“陛下都同意了!”王崇古已经在盘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了,结果张居正横生波澜!

王崇古是没有料到张居正会阻拦。

按照大明流程,大臣上了奏疏,陛下温言挽留,大臣执意离去,陛下批准,下章吏部,吏部开始走流程,张居正是首辅兼吏部尚书,从万历元年杨博致仕后一直兼任,张居正当然有资格也有权力去阻拦。

王崇古没有想到,因为张居正是他的政敌,连死都要把他一块带走的那种生死政敌。

他都准备溜了,皇帝都准了,张居正突然跳出来反对。

“王次辅这是放了火就想跑不成?均田役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