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一十章 光明,非常昂贵

第四百一十章 光明,非常昂贵(2/5)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织,除此之外,也是要读算学,主要是为了日后持家守业算账。

而造船厂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甚至包括女校织院,这一切统称为团造法,是学习了大明永定河畔毛呢厂经验。

民间把漕粮箱叫做太岳箱,而且形成了一种习惯,散装颗粒货物,都用漕粮箱运输,郭朝宾叫习惯了,差点在文华殿上说错。

就像朱翊钧的脚踏板车,都叫旱鸭子,但它的正式名叫踆乌。

“王次辅功高,经邦济国之肱骨。”郭朝宾由衷的说道,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王崇古入阁的那本《安置流氓疏》说起,王崇古是次辅,虽然他从来不在文渊阁坐班,但他入阁的承诺就是安置流氓疏。

“我?经邦济国?”王崇古本来乐呵呵的听着郭朝宾如数家珍一样的说着工部团造,结果突然被提到,有些懵。

他,王崇古,僭越佞臣,谄媚投献,读书人嘴里为了求活的在世严嵩,突然之间,就成了经邦济国,还是从当朝明公,工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的,这让王崇古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身份的转变。

王崇古可是除了万士和外,朝臣们集火的对象,被骂久了,王崇古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个奸臣了。

“那不然呢?”朱翊钧笑了笑,肯定了郭朝宾的夸赞,贱儒那些嘴,喷的再多,实打实的功绩就在眼前,说一万次,也动摇不了王崇古的圣眷。

“谢陛下隆恩圣赞。”王崇古赶忙俯首谢恩,早已经不喜形于色的他,也止不住脸上的笑意,决定给王谦涨点例钱。

“这里有一本内帑出的会计财报,三位党魁走的时候,交给投钱的遮奢户们,钱花在了哪里,又从哪里赚到了钱,为什么给他们那么些分红,都写的明明白白。”朱翊钧让冯保拿来了四份厚厚的书,这是自万历三年起,累计3712万银的投资盈利明细。

张、晋、浙三党党魁拿一份回去,户部也要拿走一份。

“此后每年一期,各馆抄录下发。”朱翊钧说明白了这份财报,是每年一次,不是仅此一次。

以皇叔朱载堉为首的大明皇家格物院,算力是十分惊人的,除了计算三角绘测法绘测的堪舆图之外,还有余力参加到户部年终审计和投资审计之中。

这3712万两银子的投资收益明细,其实朱翊钧可以不给朝臣们看,做好之后,朱翊钧自己看看就行了,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公布财报,这一大笔银子,朱翊钧又不是用到了自己奢靡之上,没什么不能给大臣们看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陛下圣明!”张居正、王崇古、谭纶站了起来,俯首谢恩。

被折腾的遮奢户都支持陛下,实在是陛下大道之行,做事正大光明。

“待会儿结束之后,将申学士叫来,前往松江履任,不是小事。”朱翊钧挥了挥手,宣布此次廷议结束,而后宣见去地方巡抚的外官。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状元,一个当了十五年辅臣的老好人,和稀泥和的一塌糊涂,申时行看起来是一个‘首鼠两端’、‘渊阁已经在全力推进了。

“大司马和大将军说,扩军最难的就是募兵,若是拉壮丁,那就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募兵最大的难处,便是兵源,现在比以前好解决,船厂团造,壮丁很多。”冯保又禀报了兵部尚书和京营总兵的判断。

匠人,非常守规矩,因为生产中,不守规矩要付出血的代价,很多奇葩的规矩,都是用人命总结出来的,匠人是天生的兵源,因为他们守规矩,还有力气,和秦汉唐时的良家子一样,是中人之家。

“皇叔那个蒸汽轮机,弄的怎么样了?”朱翊钧坐着大驾玉辂回离宫的路上,询问着皇叔朱载堉的研发进度。

冯保低声说道:“没个消息,德王殿下这几年,醉心于蒸汽轮机,但一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