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郡拿在手中的话,对于完善他们自身现在的防御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赵匡胤给出的这个条件,这个诚意不可以不大。>
而且,这还不是赵匡胤给出的全部条件,而只是第一个条件。赵匡胤给出的第二个条件,同样诱人。>
对于赵匡胤来说,当前的大敌压根就不是河西小朝廷,就算是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对方的实力就放在那里。如果能够打趴下靖王这个大敌的话,河西小朝廷自然有的是办法解决。>
而为了说服河西道小朝廷,说客楼缓被赵匡胤派去前往出使河西道朝廷。>
楼缓,战国时期赵国人,是战国中后期着名纵横家。>
早期跟随赵武灵王,推行改革。楼缓初仕赵国,侍奉赵武灵王。他主张学习秦国的制度,引入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强盛。在这期间,楼缓为赵国出谋划策,帮助武灵王加强王权,推行改革。>
中期倒向秦国,并成为秦国丞相,先后辅佐秦昭襄王和秦惠文王。这期间楼缓曾设法破坏赵秦同盟,使两国交恶。他也以外交手段,联合秦楚,对抗魏韩等国。>
楼缓被赵雍携带出来之后,一步步就打拼成为了赵长风的第一说客,深受赵长风父子所看重。>
而楼缓不负众望,在和河西小朝廷的谈判之中,先是抛出的第一个条件,再诱使对方主动提出第二个条件,从而,正式促成了这一件事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其实也只是几封书信而已。>
此后,赵匡胤乔装打扮,单刀赴会,亲自邀敌军大将夏泽、虞风声、风易寒前来一会。>
夏泽、虞风声,他们两个都是曾经禁军八大将之一,而众所周知,这禁军八大将就是皇甫朝廷的爪牙,是皇帝最忠心的那一批人之一,忠君的思想,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
如果不是皇甫明昭的临终遗命,这些人就算是宁肯战死,也绝对不可能投降于皇甫古渊的。>
就如同当年的黄飞扬,即便是整个家族都低头了,他也不肯低头,他当时虽然跟随在王羽军中参与了西戎之战,但实际上也没有对王羽低头,他之所以参与哪一战,本身就是为了去求死的。>
皇甫古渊也深知这一点,明明知道留下这些人是隐患,但偏偏这些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又不忍心将他们杀了。>
而且,真要是如此做的话,那其他皇甫名叫朝廷投降过来的人,也会兔死狐悲,有些不太值得。>
故而,也只能把他们高高供起,但却不给他们实权。>
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官职不低,但这段时间过的可谓是如履薄冰,处境并不怎么样。>
这个时候,赵匡胤拿着河西小朝廷众多要员的书信而来,赵匡胤又亲自陈名利弊,意图说动这三个人相助于他。>
赵匡胤之所以来说服这两个人,其实并不是指望着说服这两个人投向自己,那就有些天方夜谭了。这几个人就算是在皇甫古渊那边过的再不容易,可是,也不可能倒向反叛了皇甫朝廷的赵匡胤的。>
而他来说服这两个人,这就和赵匡胤答应河西小朝廷的另外一个条件有关了,河西小朝廷答应帮忙赵匡胤来劝降这几个人,可是,除了赵匡胤许诺的那两郡之地外,也必须放归这些人回归河西小朝廷。>
除了依靠那几封信利用情义胁迫之外,赵匡胤韩信这三个人痛陈利弊。>
且不说这三个人如果帮他赵匡胤,赵匡胤答应河西小朝廷的条件。>
光是如果他们镇西军败退的话,一旦镇西军失去了河南的的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