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还不等马玲说话,一旁的王翠花就叹了口气,道:“军呐,可别提了!一提他呀,我跟你大爷,我俩脑瓜银子都疼!”>
“哈哈哈……”赵军闻言一笑,接王翠花的话茬,道:“大娘啊,不至于呀。”>
说着,赵军还伸手向马洋一比划,道:“这么大孩子都贪玩儿,不行就把小夹板儿给他套上,咔哧他两年!”>
此时的马洋,腮帮子微微鼓起,看着赵军伸到自己面前的手,恨不得张嘴咬他一口!>
小夹板套上是东北方言,意思是好好管教。至于咔哧么,在东北给土豆打皮就叫咔哧皮!>
这么说,那就不是一般的上眼药了。>
但赵军是马洋未来的姐夫,他这么说,王翠花和马玲听出来的,只有赵军对马洋浓浓的关心。>
“唉呀!”王翠花叹口气,道:“你说咱这一家,就玲儿念书算多的,也是强把火地给小学念完了。现在马洋学这玩意,他姐也教不了啊?”>
说到此处,王翠花无奈地摇头道:“我有时候跟你马大爷俩唠嗑,我就说呀,这要不行,他也别念了,回家种地得了!”>
王翠花此言一出,马洋瞬间黑脸,嚷道:“我不种地!”>
赵军那辈人还算好,但要等到他儿子那一辈年轻人,很多人都不愿意务农。>
原因无他,太累了!>
起早贪黑头拱地、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这些都是用来形容务农艰辛的。>
所以在赵军往下那一辈人里,很多农村孩子都拼命地学习,试图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然了,眼下的永安屯还没出过高中生呢,也没有下山求学的,所以这时候的年轻人对大山外面的生活并没有向往。>
至于马洋,他不想种地纯是懒,为了逃避在家干活,想着对付念书。>
“你说话好使啊?”王翠花瞪了马洋一眼,没好气地说:“我告诉你,小马洋!你要不能念,你趁早别念了!”>
王翠花话音刚落,就听屋外有人喊道:“家有人没有啊?”>
“嗯?”王翠花、马玲齐齐一怔,起身顺着窗户往外瞧。而听到这声音的一瞬间,马洋起身要跑,却被赵军一把拽住。>
“哎?”赵军好奇地问道:“那是不是你们肖老师来了?”>
赵军此言一出,王翠花转过身。在王翠花的注视下,马洋也停止了挣扎,抬眼看着王翠花。>
永安中学的肖楠肖老师,丈夫是林场电工李师傅,他们家不在永安屯住,这特意跑来马家,那不用问,一定是马洋搁学校惹祸了。>
永安自建场以来就尊师重道,就从二十年前到今天,也没出过打骂老师的。>
不管这位肖老师因何而来,王翠花、马玲都来不及多想,娘俩急匆匆地出去迎接。>
赵军透过窗户看见肖老师把自行车往墙根下一立,被王翠花往屋里请来,他转向马洋咧嘴笑:“呵呵呵……”>
马洋:“……”>
这时,开门声和王翠花的声音一起传来:“肖老师,快进屋,冷不冷啊这一道儿?”>
赵军这才松开马洋,马洋也知逃不掉了,愤恨地瞪了赵军一眼。>
而赵军,早已站到房门口,冲那进来的女人点头笑道:“肖老师。”>
“呀!”肖楠看到赵军不由得一愣,但她很快想清楚赵军和马家的关系,当即反应过来,笑着冲赵军一点头。>
“肖老师,快!”赵军抬手往里一让,道:“快坐炕头暖和、暖和。”>
肖楠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