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天下风雨的人物,让他心驰神往,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敬佩之情。>
李如海随即又抽出本《春秋故事》来看,说来更巧,他翻那两页,恰好是齐国大夫晏婴的故事。>
一时间,李如海管中窥豹,就以为这两套书,百十来册讲的全是说客和纵横家的奇闻异事。>
所以,就算那摊主咬死了两套书要四块钱,李如海也铁了心要买。>
毕竟,有钱难买心头好么?>
只是李如海当时没带钱,找同行的几个妇女借,她们还都不肯借。>
这也怪不得人家,四块钱呐,在这屯子,都够一家四口一个月开销的了。赵军那还是验收员呢,一个月才开四十来块钱的工资。>
但她们不是怕李家不还钱,而是怕落埋怨。>
一个孩子借这么钱,买没用的书,在大人看来,这就是不懂事。他一个孩子不懂事,作为大人的,也不懂事么?借了钱,不是强要李家负担这笔没必要的开销么?>
没买着书的李如海,跟那摊主约定,这个礼拜赶集再来买书,然后才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家。>
之后这几天,李如海一想起那书里的小故事,连吃肉都不觉得香。要不是有十里八村的新鲜事顶着,这孩子怕是早都熬不住了。>
此时看到赵有财拿在自己眼前的一块钱,李如海一把将其夺入手中,随即往兜里一塞,然后拍着胸脯跟赵有财保证,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大爷,你就放心吧。”>
赵有财:“……”>
这孩子说话,也太不吉利了。>
可一想到即将到手的二百块钱奖励,赵有财也没跟他计较,反而带着李如海往家走。>
“大爷。”李如海一边走,一边小声问道:“这两天,保卫组没到新楞场去,我同学也不知道啥情况,你是不是都给那炮卵子打下来了?”>
“没有!”赵有财紧张地往左右扫了两眼,见没人才对李如海说:“你别提这事了,瞎打听啥呀?”>
“哦。”李如海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但在他心里已经认定,那炮卵子肯定是叫赵有财给打了。要不然的话,赵有财咋会拿钱来堵自己的嘴?>
二人到家的时候,才过六点十分。但这时候,李大勇和李宝玉还没到家呢。>
赵有财和李如海各回各家,在进院子之前,赵有财还再三叮嘱李如海要守口如瓶。>
等赵有财进屋,见满桌杯盘狼藉,还堆着不少的獾子骨头,不禁一怔问道:“咋都吃上了?”>
“今天做饭早,我们就没等你。”王美兰淡淡一笑,从她面上看不出分毫,说道:“都给你留着呢,我给你热一下就能吃了。”>
“啊,那行……”赵有财没注意到王美兰平静的语气下暗藏着的杀机,也没注意到自己儿子那带着丝丝怜悯的目光。>
王美兰把留的菜给赵有财盛上,赵军还到外屋给他拿来酒倒上。>
赵军想的是,让他吃饱喝足了,再挨收拾。>
看着桌上有酒、有菜、有米饭,赵有财感慨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也相信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可就在这时,王美兰对赵军、解臣说:“你俩领妹妹上窖里,一人拿瓶汽水喝。”>
一听这话,赵虹、赵娜顿时欢呼起来,拉着赵军、解臣就往外走。>
看着四人出去,王美兰缓步挪到炕沿边,将扫炕的小笤帚拿了起来。>
这小笤帚,一肘来长,都是用高粱糜子扎的,前面是细穗,后面是高梁杆扎的柄。>
王美兰手抓着小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