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布,用其将箱子一包,对赵军道:“你走前儿给这拿着,愿意卖就卖了,完了我那份钱就先搁你那儿。”>
“行,三大爷。”赵军道:“你要用钱,你就跟我说。”>
说着,赵军从兜里掏出钱来,数出十张大团结给了邢三,让老头儿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邢三没跟赵军客气,接过钱就揣兜了。>
然后俩人出窝棚准备去吃饭,路上赵军边走边问邢三道:“三大爷,木头那个事儿,你寻摸咋样了?”>
之前这老头子一直想弄块好红松木做寿材,赵军也是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说词才把邢三劝来楞场的。>
此时赵军问起此事,邢三脸上露出喜色,看他的样子似乎比套十几张大皮还高兴。>
“小子你可别说了。”邢三笑道:“我都挑花眼了。”>
赵军闻言一笑,道:“那不挺好吗?有相中的没有啊?”>
“都挺相中。”邢三笑得赵军一怔,随即苦笑道:“三大爷,那玩意……要那么多也没用啊。”>
“行,小子你先别着急。”邢三对赵军说:“我再挑挑,他们正经还得干一阵子活儿呢,我再等等他们。”>
“我着什么急?”赵军暗自发笑,陪着邢三吃完饭后,他到楞堆场给解忠检尺俩小时,然后赶在天黑之前和解臣往山下赶。>
从楞场出来,就两点半了,也来不及去老鬼头子岭探路了。再加上赵军带着装大皮的小箱子,于是便让解臣直接往家开。>
四十多分钟后,汽车出山场,刚要往永安屯走时,却见大路上两人骑着自行车由南往北。>
看这俩人行进的路线,应该是从永胜出来往永福那边去,等看清两人样貌,赵军手冲二人一指,对解臣道:“小弟,给他俩拦下。”>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山货老客郑学坤、郑东海父子。>
前天在林场食堂吃完饭,郑家父子跟着车下山,被同志送回了永胜屯。>
这是郑学坤要求的,因为他们爷俩的自行车还在永胜屯呢。>
到了永胜,解除了误会,爷俩拜托齐胜利找人给他们修车。>
来的那天,他们被赵有财丢在林场大门口,爷俩摸黑往山下走的时候,郑东海摔了一跤,把自行车前边车圈给摔弯了。>
这年头,山里人少有自行车,也没有专门的修车师傅,齐胜利就让父子俩再在屯子住一宿,等在车队上班的老师傅回来,再看能不能帮他们修车吧。>
于是,郑家父子又住到屯部,又在齐胜利家蹭了顿晚饭。为了表示歉意,齐胜利媳妇把赵军送的鱼给他俩炖了。>
在饭桌上,唠嗑唠起赵家人,挨了揍的郑东海言语中对赵军多有不满。>
齐胜利一听,紧忙警告郑家父子,别看那赵军岁数小,但也不是他们能惹的。别说在永安屯了,就是在永胜屯,你们两个外来户跟赵军不对付,你们都容易出不去这屯子。>
听齐胜利这么说,郑东海想起了那天替赵军打他的李新民,瞬间就消停了。>
父子俩原本准备在永胜屯住一天就离开这伤心之地,可没想到雪太大了,昨天郑家父子跟着铲雪了。好在昨天林场也放假,齐胜利帮他们找到人修好了自行车。>
没成想,修车的老师傅给郑学坤介绍了业务,爷俩就在这屯子收上黄叶子了。>
就这么一直忙活到今天午后,是郑家父子才从永胜出来,骑着自行车往永福屯去。>
钻山这一趟不能不白跑,永安不敢去了,就去永福看看。大件收不着,收些黄叶子也行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