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这里吧?”>
凤九霄点头道:“正是。”>
掌柜的幽幽地道:“那我就提醒你们一下。”>
凤九霄等人看着他举止诡异,说话神经兮兮,要不是大家胆大,早把他当成鬼了!>
他幽幽地说道:“今天是七月十五,当地的规矩是任何人不得点蜡烛,除非,自己献出鲜血。”>
凤九霄肃容道:“一根蜡烛一滴血?”>
掌柜的道:“正是!”>
凤九霄道:“我们用蜡烛,我们滴自己的血不行吗?”>
掌柜的道:“不行。蜡烛是我的,即使你们用,也要滴我的血!而我今天已经滴了三滴,事不过三,再多滴一滴,就得死。”>
李二妮刚想说话,凤九霄立刻一拦,示意她别说话,“我自己带的蜡烛能否使用?”>
掌柜的道:“明天可以,今天不行!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抬头三尺有神明!刚才这位女士险些祸从口出!切记,人在做,天在看,且勿妄言!”>
掌柜的神秘兮兮的走了。>
端着烛台走了。>
整个屋子又陷入了一片黑暗。>
常子衿道:“这可怎么办?”>
凤九霄道:“先进屋再说。今晚大家就挤在一个屋子,轮流休息。我估计今夜必然有事要发生。”>
众人进了屋子。>
忽听玉奴问道:“侯爷,奴家这里有一颗夜明珠能否拿出来?”>
刘灭周并未说话。>
沉寂了片刻。>
凤九霄道:“拿出来吧!”>
玉奴似乎一怔。但很快明白了想必是丈夫就是在等凤公子的意见。凤公子是一家人的大恩人,听他定夺似乎也无不可。>
夜明珠拿出来了,满室生辉。>
常子衿道:“抬头三尺有神明,掌柜的就是提醒我们不能乱说话,以免得罪鬼神。可是,我没有不敬的意思,只是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有这种风俗?整个镇上的人都不点灯怎么吃饭,怎么劳作?”>
凤九霄道:“既然知道今天是特殊日子,想必他们应该早就吃完饭了。而且,大晚上的,还能啥活动。”>
他看了看刘灭周,“你在蜀地多年,或听说过这种风俗?”>
他知道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是佛教的盂兰节。民间俗称为鬼节。>
另外,一年四季各有神明主宰,主宰秋季的白帝,既是掌管收获之神,也是掌管刑杀之神,是中国的死神。历代处理死刑犯都是放在立秋之后,即称秋后问斩。>
此外秋祭的日期过去是随意的,立秋以后任何时间都行,到了南朝,终于定下七月十五为祭祖之日。>
总之,七月十五的直接渊源是先秦时节的秋祭。>
七月十五的习俗活动多姿多彩,基本可以归结为八类。>
第一,荐新祭祖。>
第二,焚楮送亡。>
第三,布田祈谷。>
第四,普度施孤。>
第五,娱神赛会。>
第六,赠羊寓教。>
第七,化生祝子。>
第八,燃灯祈福。>
其中最后一条,燃灯祈福,《史记》便有记载,西汉汉武帝时候就有了用点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习惯。点灯,通常的说法是点灯照冥。亡人在冥界,是阴暗的,点灯照亮他们回去的道路。还有种说法是祭神,也是给神灵看。>
各地风俗当中皆有点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