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奉些人不耻,但总有人会理解。>
但如果说自己早与大宋有所勾结,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哪怕一会就同意投降大宋,蜀王依然有可能先斩了自己这个叛徒!>
李昊怒视赵季良,“你可以说我无能,但不能说我载德!”>
天色渐暗。>
终于有士兵把蜀王的回信呈到了晋王面前。>
晋王看了两眼,哈哈一笑,“这不就敞亮了吗?哈哈!”说着把信递给了凤九霄。>
凤九霄接过来一看,笑道:“搞定!连成都王的封号都不要了,看来他是想到李煜了!”>
晋王笑道:“李煜现在过得很舒服,白天看舞,晚上听歌,那小日子过得比我哥都舒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呢!”>
凤九霄心道:就冲你这话了估计李煜也活不长了!>
当下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敲定吧,确定一下开门时间,这样进城有条不紊。”>
晋王道:“好!”>
他清了清嗓子,肃容道:“众将听令!”>
众将齐拱手抱拳,“在!”>
“皇帝口谕!”>
众将一怔,然后同时半跪,准备接旨!>
凤九霄负手而立,一动不动。>
众将知道,凤九霄身上有免死金牌,有接旨不跪的特权!>
“行军所至,不得焚荡庐舍,驱逐吏民,开发邱坟,剪伐桑朽,凡克城寨,不可滥杀俘虏,乱抢财物。”>
众将齐声道:“遵旨!”>
赵光义道:“传令三军,做好准备,随时进城。”>
大蜀皇宫。>
孟昶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宋官兵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吗?”>
“不知道。”群臣摇头。他们也不分管不良人这类机构,对某些信息一知半解。>
孟昶道:“你们只知道大宋皇城司的间谍遍布成都,却不知道我也有线人在汴京!宋伐蜀期间,那人便一直向我汇报宋帝的一举一动!”>
群臣心下惊骇,那线人竟能潜伏在大宋皇宫,后来要么是绝顶高手,要么就是职位特殊,可以近距离接触宋帝!>
既然能接触宋帝,为何不择机刺杀赵匡胤?众人疑惑。>
“前些天汴梁竟下了一场大雪,宋帝在讲武堂设坛帐,衣紫貂裘帽视事,忽对左右说,我穿得这么厚身体还觉得寒冷,念及西征将士,冲犯霜霰,岂不更冷?于是他当即解下紫貂裘帽,遣太监飞骑赶往蜀地赐给了王全斌,且传谕全军,以不能遍赏为憾事。于是宋军人人奋勇,一路上十四万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昨夜曾对花蕊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兵几十年,一朝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
群臣面面相觑!>
宋帝拉拢人心的手段真不是一般的高啊!>
一件紫貂裘帽,跨越千里送到前线,那个叫王全斌的宋将还不为宋帝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一句“以不能遍赏为憾事”不知让多少大宋子弟潸然泪下!皇帝远在千里之外关心着自己的饱暖问题,自己不死拼死杀敌如何对得起天地良心?>
反观大蜀,丰衣足食几十年,对待将士可谓不薄,怎么竟然会“竟不能向东发一矢”?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蜀兵战力在宋军面前确实不堪一击。陆军不行,水军也不行。>
总之,投降就对了。>
双方又各自回复一封书信,终于敲定日落时分交接。>
时间过得很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